世界杨氏宗亲网

世界杨氏联谊会

中华杨氏大宗祠

当前位置: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 新闻中心 » 百姓寻根——我的祖先我的根

百姓寻根——我的祖先我的根

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2015-04-07 21:23:34  阅读6293次
 

百姓寻根——我的祖先我的根

系列报道招商方案

一、策划背景

家族是五千年中国传统文明延续的组成基础。经过上千年的迁徙、融合,广东形成了将近两千个姓氏。这些姓氏背后的家族文化,共同成为当今岭南文化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岭南家族姓氏文化需要寻根,岭南文化也需要溯源。姓氏文化也为岭南文化的蓬勃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无论海外华侨还是本地乡亲,都越来越热心寻找自己的文化根源。这种家族寻根热,与我国日益开放与强大的形势相辅相成,从侧面反映出国家与民族认同感的不断提升。

“家有谱、州有县志、国有史”,作为中国历史研究的三大支柱,史、志、谱是本次系列报道使用的基础资源。在挖掘岭南姓氏文化的历史上,重新寻找代表岭南乡村文明遗存的家谱、家训,为今天乡土文明的维护和建构寻找历史文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为此,《南方日报》重磅策划推出《“百姓寻根——我的祖先我的根”系列报道》,以岭南姓氏为脉络,寻访乡间,重新挖掘和梳理在岭南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家族家风,为重振乡村文化与治理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组织架构

1、指导单位: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等

主办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承办单位:南方日报、南方网

参与媒体:南方日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南方网

2、学术团队:

组建由中山大学、暨南大学、五邑大学、韩山师范学院、嘉应学院等高校与社会科研机构学者组成的学术团队,遴选具有深入报道价值的岭南姓氏、家族与村落名单,共同挖掘、整理和研究岭南姓氏文化的来龙去脉,并从这些宗族的生存现况及它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分析借助传统文化基因,重建乡村社会秩序的可能与意义。

3、报道团队与新媒体推广:

南方日报组建采编团队,同时发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1+X”采编联动报道机制,发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南方网等媒体共同参与。系列报道成果也将借助南方网文化频道、南方日报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渠道进行推广。

三、报道意义

《“百姓寻根——我的祖先我的根”系列报道》将学术界研究的成果与大众传媒视角相结合,从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双管齐下,挖掘岭南姓氏文化背后蕴藏的深厚内涵。

(一)学术意义

在传统中国社会研究中,宗族问题向来备受关注。以移民为主的岭南地区,又因宗族组织的规模庞大而成为学者讨论的热点。本次系列报道对岭南姓氏文化进行实地考证,可为填补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提供资料。

(二)现实意义

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使越来越多的村落在公众视野中消失,传统宗族组织也正在被人们渐渐淡忘,有的宗族甚至无法编纂一部完整的族谱。对岭南乡村姓氏文化进行拯救与梳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

首先,乡村是姓氏文化的载体。系列报道将选取部分承载姓氏文化的史地遗迹加以特写,有助引起社会对文保的重视。

其次,姓氏文化是乡村文化的灵魂。宗族作为传统乡村重要的社会组织之一,为维持地区的生产、教育、医疗、治安、卫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连平司前村通过“吴氏家训”的复兴。报道通过发掘与打捞传统姓氏文化精神,对乡村社会治理提供积极的参考意见。

第三,姓氏文化是联系海内外华人的精神纽带,如潮汕人郑午楼在泰国成立的“泰国郑氏宗亲总会”,对广东和全国的郑姓华人都起到强烈的凝聚作用,为华人在当地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报道将对岭南姓氏文化的介绍,既为华侨寻根问祖提供佐证,也为岭南文化的对外宣传打开一扇窗口。

四、报道简介

1、报道方向

由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学者、相关科研机构人员组成的学术委员会,以及地方政府共同提供线索,在粤方言、客家方言、潮汕方言地区,选出50个重要姓氏家族的代表典型,对其有代表性的宗族和村落深入采访,通过解读地方史志、实地走访、采访学者,从历史、地理、民俗等多个方面,为岭南姓氏文化全方位寻根溯源。

2、参考选材:岭南张氏是唐代张九龄的后裔(源于广东韶州府曲江县西乡)、番禺沙湾何氏、中山小榄何氏、新会何氏,顺德石壁苏氏、江门良溪罗氏、开平司徒氏、开平关氏、潮汕地区的林氏、蔡氏、陈氏等。

 3、报道计划在4月中旬起推出,约50期,篇幅拟一整版/期。

本文引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