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读豫闽台三地杨姓渊源,首先应了解三地族姓概况。
其次,在三地族姓传承历史的大背景下,从研究某一姓氏或某一族群的传承发展状况,迁徙路径为线索,以地缘、血缘联系为具体切入点;从而直观地感怀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揭示中华族姓的传统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彰显文化穿透力,以促进两岸民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社会和谐而贡献积极力量。
下面先介绍三地的族姓概况;再重点以三地杨姓人、豫台闽营人中杨姓、近年来三地杨姓的交流情况为具体切入点,详细解读两岸同胞的密切关系,感怀两岸同胞一家人的骨肉亲情。
一、豫闽台三地族姓概况
河南是中华儿女的摇篮,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九州的中心之州,古称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全省东西长580公里,南北宽530公里,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9800万,有汉、回、蒙、满等51个民族,西汉置河南郡,唐置河南道,宋置河南府,元置行中书省,明初置行中书省,清和中华民国称河南省。河南是华夏民族早期的主要居住地,也是当今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祖根地。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河南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华民族历代族姓聚居的乐土。中国历史上绝大部分时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都在河南,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定都,有5000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建都史。 中国八大古都,其中四大古都在河南,分别是夏商古都郑州、殷商古都安阳、十三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据有关姓氏专家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古今姓氏1.2万余个,其中近半数起源于河南,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大姓起源于河南,呈现一姓多民族或一个民族多个姓氏的融合状态。河南的族姓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在全国族姓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同东南各省族姓关系密切。闽台绝大部分人的祖先是从中原人迁移过去的,所以有闽台人“根在中原”之说。
福建省简称闽。地处祖国东南沿海,历史悠久,全省人口约3200万人。福建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5%;汉族人占98.5%,其绝大部分居民属中原移民。
西晋末年,中原动荡,中原士族大批随晋室南迁,先后达上百万人,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由北向南迁移的高潮;据《固始县志》记载,这次南迁有杨姓族人迁入福建。陈、杨、郑、黄是福建的大姓。
唐总章2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到岭南平乱,率亲兵3600人,将校123人,平乱后屯垦开发漳州。据后人考证,这次入闽的将士和家眷近3万人,涉及84个族姓,其中有杨姓人杨永、杨珍父子随往。
唐末,随王潮、王审知的中原将士有数万人涉及族姓34个,其中有杨姓族人。
上述各族姓入闽,散居各地,与当地人联系融会。随着岁月的流失,原住民闽越族人已很难见到,当今福建可以随处看到表明先祖来自中原固始的墓碑、墓志、家乘,在府、县志、家谱中也都记录着同中原的渊源关系,特别是记录着同固始县的渊源关系,占总人口比率90%以上。
据台湾有关部门统计,台湾的人口2300万人,其中98%是汉族人,少数民族人口仅占2%,按照族姓追根朔源,80%可以在福建找到近祖,12%可以在广东找到近祖,由于福建广东之人多来自中原,所以90%多可以在中原找到远祖。台湾姓氏1694个,其中前10位是陈、林、黄、张、李、王、吴、刘、杨。杨氏占台湾总人口的3%。
据古书记载,自春秋战国至秦汉生活在福建的闽越族曾浮海到台湾。
隋唐至两宋,大陆沿海居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的居民,为避战乱有进入澎湖,有的到了台湾。
明末清初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民台湾,据历史记载“明天启元年(1628年)”颜思齐反抗官府,率大批闽粤居民迁移,从事垦拓。明崇祯元年,福建大旱粮食歉收,福建巡抚熊文灿,招饥民迁台垦荒。
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从荷兰帝国的统治下收复台湾,带去官兵眷属30万人,主要是福建人(原中原固始县人入闽后裔)。收复台湾后,有招募因清廷实行迁界而治,福建沿海居民入台长期垦田。据史学家估计,这次招募有20万人。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恢复同大陆的正常往来,有人赴台谋生,经商求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福建有10万军政公务人员随国民党赴台,上述闽人迁台,几乎每次都有杨姓族人入台落户。福建人移居台湾,大多以姓氏宗族聚族而居,或同府同县同乡聚居一处,建立起血缘村落或同乡村落,无不保留着祖居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
台湾居民回迁大陆的基本情况,隋大业6年(610年)隋炀帝派武黄郎将陈陵,朝清大夫张镇州率东阳兵3万余人入台,驻月余,回归福建。带回数千余人,安置在福庐山(今福清市回笼镇)一带定居。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台湾割让给日本,许多闽籍先民及台湾居民,不愿接受日本奴役,纷纷西逃到福建。
康熙三年(1664年)郑成功死后,部将黄梧、黄廷率部接受清廷调遣,带回将士10万人,其中有台湾原住民,黄廷的马夫依那思罗就住在现在河南省邓州张村镇的台湾村,参将杨钟岫的后代就在邓州杨洼村。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时带去的将士就地军垦俗称“闽营人”。目前,台湾有“闽营人”后裔,河南也有“闽营人”后裔,估计有上百万人。
通过对豫闽台三地的族姓概况简要分析不难发现姓氏族群的迁移路径脉络,先有中原人迁徙福建,再有福建化的中原人迁往台湾,最后台湾化的福建人又回迁到福建、河南。在这样循环的融合迁徙,再融合再迁徙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始终起着主导作用,90%多的人还保留着汉人族属、姓氏及其文化传统。下面通过具体解读杨姓人的血脉联系,感念两岸同胞一家人的骨肉亲情。
二、豫闽台三地杨姓人
杨姓人口有五千万人左右,国内排第六大姓,散居世界各地,不少杨氏英贤,为其居住区或工作地的国家或地区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和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但姓杨的人同豫闽台三地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关系非常密切。河南是杨氏的祖根地、发祥地、向外播迁地、牵挂地,福建是杨姓的创业地、屯垦地,走向世界的中转地,台湾是杨姓的拓荒地、建功立业地、回迁地。
河南是杨姓的祖根地、发祥地、牵挂地。根据姓氏专家的研究表明,杨姓出自姬姓,是周王的后裔,轩辕黄帝的直系。轩辕黄帝就诞生在河南郑州黄帝故里,黄帝制舟车,融炎帝、战蚩尤,统一中原,铸铜鼎,筑天坛,建都立国。杨姓主要的郡望,一是弘农,二是河内,这两地都在河南。古弘农郡治所地在河南灵宝,河内郡指现在的河南获嘉,海内外有“弘农杨姓遍天下,天下杨姓出弘农”之说。弘农为什么在全球杨姓人心目中有这么高的地位呢?关键在于东汉太尉杨震世居弘农,教书育人,修身养德,四知垂范,清白传家,创下“四世三公”的家族辉煌,杨震被世人公认的“公廉”典范,所以,天下杨姓以显祖杨震为自豪和荣光。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就是杨震的直系后裔,清白传家匾额挂在中堂,代代相传,其故居被命名为当代“四知堂”。誉满天下的杨家将,郑州有他住过的家,开封有他的府邸——天波杨府。河南是杨姓从中原迁向福建的肇发地,福建是杨姓向港、澳、台地区和世界各地迁移的中转地,所以,有台胞讲,寻根的起点在福建,终点无疑在河南。这话用在台湾杨姓的身上也是非常贴切。
据《福建省连江杨氏联谱》记载,细秀公,讳永,字元杰。行二十一,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府兵七十余家,公以府兵校尉前军左翼统领,领军八十队,随陈元光由光州固始入闽,元光开屯于漳水;武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奏置漳州,公随与同戎者俱留屯所,杂处漳潮之间。开田创地,以耕以息,因居金浦,配王氏,与公合葬云霄县,宋辅德将军,配享郡北威惠庙。公生五子,长曰大郎,讳醒字宗醇。唐授府兵队正,公以久居九龙江,随由金浦迁银塘(即迁今龙溪县二十四都,土名黄塘),今漳浦云霄杨姓者多祀细秀公为入闽始祖,其子孙昌盛,分布于龙溪、海澄、云霄、漳浦以及泉州各县。
据《中华杨氏通谱》记载,福建莆田仙游杨氏家族开基祖杨衡为震公二十二世孙,琯长子,字邦高。唐宪宗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由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居福州琯福唐巷,其后子孙散居莆田仙游等县。另一支开基祖杨盈,为震公二十五世孙,杨华之子,字恒守,号南严,唐昭宗时,官防御使,金紫光禄大夫,封辅国公,谥贞惠。其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同父太尉华从王潮,王审知兄弟入闽。初居福州福唐巷(今杨桥),后迁莆田壶公山之东,名其地为杨山。到四十三世植,从杨山迁到壶公山之南五里的杨城居住。
杨安号安隐,字乾庵,唐末河南光州汝宁府固始县传庆乡海下里人。相传曾任开封府法曹属吏,唐荣禄大夫。后解职居家,慕先祖杨震美德,曾提厅联:“唯爱清白二字留人间,拒收黄金四知振家声”以见志。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安隐率长子逸、次子肃以及孙明珠,随王审知入闽,初寓居仙游县度尾剑山村,卒后葬于仙游县赵德山 (凤形)。逸迁泉郡南门外芙蓉里二十六都,为芙蓉里开基祖,子明珠唐懿宗,已丑科进士,官吏部少卿,厌市居,迁入安溪头巾石。肃与老母迁居南安高美乡(今水头郊尾镇),结庐崎髻清水岩,在寺中隐士世医,精通针灸,为闽王王审知夫人治疱病,立愈,唐昭宗封其为“太乙真”人。并改崎髻山为杨子山,自此,安隐及其子孙后裔成为仙游莆田和泉州所辖安溪、南安、晋江,石狮、同安等地的开基祖。
根据《漳州市志》记载,历史上中原人向南方的三次迁徙,都有杨姓入闽,属弘农杨震后裔,第一次晋“永嘉之乱”,入闽的杨姓主要迁徙于今南平,福州一带。第二次是唐总章二年(669年),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随行的84姓,其中有杨永、杨珍等府兵校尉。但是族谱记载是杨统及杨细秀(即杨永)。杨统为玉钤卫昭信校尉,辅佐陈元光创建漳州。第三次是唐末王潮、王审知入闽,杨姓也随行。
从上述的地方志和族谱记载,杨永、杨安无疑是中原杨姓迁闽的重要代表人物。河南杨姓人迁往福建突出有三个点,河南是光州固始,福建主要是漳州、泉州。迁入时间是从西晋末到唐末五代,但其他朝代也有迁入,然不够突出而已,上述事实足以说明豫闽杨姓人是一家,同根同源;再由福建迁往台湾的杨姓人也是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
闽台杨姓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直接。根据1978年6月台湾省人口普查结果,当时有居民1700万(现在2300万人),使用姓氏1694个,其中位居前十位的是陈、林、黄、张、李、王、吴、刘、蔡、杨。杨姓排第十位,其中主要来自福建的漳州、泉州。
据《南明史》记载:“宋末杨选三子杨光为、杨光复、杨国光随文天祥抗元,杨光为败退台湾……”。明末清初,杨姓族人相继迁居台湾,或南洋谋生,有的已成为当地望族。明永乐年间(1405-1424年)杨廷济迁居台湾,是旧族谱中文字记载较早迁台的长泰人。杨海(原系河南光州固始县人)支系后裔杨敦素的后代,于清康熙年间迁居台湾彰化溪湖南洋。
根据《漳州市志》记载,东山县杨油滓支系,清代杨姓三房十三世,一批杨氏后裔赴澎湖经商,开“顺美”号商行至十四世从澎湖列岛返回祖家美山兴建“大厝内”;抗战胜利后,十八世杨成龙,十九世杨添国被派往台湾任职,并在台湾成家立业,传衍子孙,1949年杨姓仍有20余人赴台。龙海市杨天浩支脉有前往台湾和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明代从漳浦赤岭迁入龙海颜厝开基的松月、松德后代迁往台湾鲫仔潭。碧湖杨姓,杨仕休支系,其先祖为唐入闽开漳将领杨统,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裔孙杨东山入恳台北,衍蕃成族。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杨姓,在民国期间,有杨耳、杨再根、杨勇迁居台湾省。平和县义路铺杨姓,开基祖杨乐善,明洪武年间迁入,其后代有迁往台湾省台中县乌日乡,大肚乡的。
从上述国史方志家谱记载,杨光为、杨廷济、杨成龙、杨添国、杨松月、杨松德、杨东山、杨耳、杨再根、杨勇等是杨姓由闽迁台的代表人物。
三、豫台“闽营人”中的杨姓
据《历史文化名城邓州》一书记载,南阳永安侯黄廷率部,于1661年与郑成功从荷兰帝国统治下收复台湾。1662年,郑成功去世后,黄廷以民族大义为重,接受清廷调遣。1668年,黄廷受诏命,自北京卢沟桥南下,沿途疏散将士屯垦,是年腊月二十四日,黄廷率五营亲兵5600余人抵邓州后,选自州城西北45里至冠军故城刁湍二水间官道两侧肥沃土地,迁出原住民腾地,分设新店、茶店、曲河、黄渠、冠军五个行政官兵里,计48村,由垦兵定居屯田。冠军里居住台湾少数民族官兵,其余四里住汉族官兵。因垦兵多来自福建沿海,故地方俗称为“闽营人”。黄廷部下四大都督许胜、林超、陈魁、蒋钦,八大参将蔡元、郑艮、翁钟汉、郑儒宿、杨钟岫、洪良、吴篆、高文选分驻相应姓氏之村庄。黄廷后人及闽营诸将士均落户于邓州。
根据《邓州洪氏家谱序》记载,康熙甲辰(1664年)三月十日,黄廷元帅以民族大义为重,接受清朝调遣,受敕封慕义伯,其他部将概封原职,左都督许胜、右都督林超、前镇都督陈魁、后镇都督蒋钦,参将蔡元、郑艮、翁钟汉、郑儒宿、杨钟岫、洪亮
、吴篆、高文选等,台湾吐蕃族骠骑将军迪摩达奥周殿卿,昭勇将军林钟,游击将军安达依鲁黄揩山、骁骑将军奇瓦毛苏、义勇将军莫那瓦丹谢国禧等。黄帅马夫依那思罗者惟奖未封,安笃斯旦蔡万通者,尚在襁褓中,惟恤未封焉。
根据《台湾洪氏家谱序》记载,……期盼大军早日回台,眨眼二十余载,两鬓添霜,人口繁衍官兵眷口大多分居半线平原,东至山麓之西侧,西迤海岸,则八卦台涌泉,数溪取水容易焉。黄廷儿子黄而道之族聚落大村乡福兴黄厝二村,子孙绕膝人丁兴旺,许胜胞弟许腾携眷聚居半线社头乡埤头村颇为富庶,陈魁、蔡元之眷分居二水陈蔡二村。余者,沿清水大肚台南乡延伸拓展之,吴篆眷口居南投玉映村,郑艮之子聚居台南安平校前里,林超二弟居濁水下游四胡乡林东村,谢国禧长子住云林口乡谢厝村。高文选幼子居古坑高村,郑儒宿之族居台南大港里。郑子寮、洪善、杨钟岫之眷居赤嵌城经商,翁钟汉之族远居高雄大寮乡。土番族骠骑将军迪摩达奥周殿卿之弟迪摩达鲁以继任凤山西山布莫族,恺感社酋长之职,因起汉名周殿白,故其二子皆以周为姓。
根据《邓州台湾村》记载,黄廷当年在福建铜山岛(今漳州东山县),率众驻居之际,所有将士的眷属,都有一人或数人赴台湾垦居,共计有1200余人,由黄廷之子黄而道带领渡海赴台湾,当时一一登记注册,可惜这份名册早已荡然无存,分居台湾的1200名将士兵丁眷属,同样被尊称为“闽营人”。
根据上述记载,参将杨钟岫是闽营人中杨姓的代表人物,开基于邓州市城西文渠乡杨洼自然村,其后裔2000余人,在台湾赤嵌城(即现在台南市)有其家眷。两地后裔已三百多年,未能相通。另据杨洼村开基祖杨钟岫的墓碑记载:其祖籍为福建省漳州府龙溪县东门外后廓二十六都,辈序为“钟光佳世天,全兴国五振,传吉红昌永,道德庆繁祥”。据估计豫台两地的“闽营人”后裔已有上百万,涉及多族、多姓,每家人都是分居台湾、河南两地,三百多年了。家家人相思相念,期盼早日团聚。
四、目前豫闽台三地杨氏的交流情况
为了给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到中原来,寻根提供服务。
1994年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成立了杨氏文化研究与交流机构—河南省中原天波(杨氏)历史文化研究会,2001年并入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成为二级分会,即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杨氏工作委员会,开封成立了天波杨府联谊会,并起了“天波杨府纪念馆”,灵宝市成立了杨氏历史文化研究会,修复了“杨震公祠。”
1994年8月22日—29日,三会在郑州、开封、灵宝成功举行了纪念关西夫子东汉太尉杨震逝世,1870年暨弘农杨氏寻根访祖活动。接待了来自台湾的全球董杨宗亲总会代表团,菲律宾五宝杨氏家族代表团,印尼杨氏弘农世家代表团以及国内其他省的代表团,70多位杨姓后人,
2002年5月18日—24日举行了2002年全球杨氏中原寻根暨纪念伯侨公封杨受姓2680周年大典,参加了在印尼雅加达召开的全球董杨童宗亲家族第八届恳亲大会。
2003年参加在福建将乐县举行的纪念杨时诞辰950周年大会,出席泉州举行全球董杨大宗祠落成庆典活动。
2004年11月参加在泉州举行的“全球董杨童宗亲第九届恳亲大会。
2005年9月22日—25日,举办了“全球董杨童第十届恳亲大会,接待了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及福建等省代表团,300多人汇集中原进行恳亲。
2006年9月赴台湾参加全球董杨童第十一届恳亲大会。
2007年4月参加在福建武夷山举行的“世界杨氏联谊会”成立大会,同时组织参加了黄帝拜祖大典活动,举行“世界杨氏天波论坛”,接待了来自马来西亚、美国、台湾等国家与地区,以及福建等省的代表团70多人。
总之,豫闽台三地杨姓人同根同源、血脉相通,豫台两地“闽营人”中杨姓是一家人,近年来三地杨杨姓的往来交流频繁,都直观的、具体的反映了海峡两岸的同胞是骨肉相连的,是同根同源的中华儿女。两岸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共同心愿。为此,笔者建议两岸同胞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广泛的民间文化交往与学术交流,取得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增进友谊,团结合作,共同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事业;共同为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和谐进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