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杨家祠两百年祠堂换新颜,这场展览你一定不能错过
就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新升级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和广州市的重要红色史迹、广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杨家祠已经保护修缮完成,对外正式开放。
5月1日,位于越秀区越华路116号的杨家祠里观众络绎不绝,前来探访“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杨匏安昔日革命足迹的观众接踵而至。
其中,有不少是前来学习“打卡盖章”的中学生,他们参与了由广东省博物馆、农讲所发起的“追梦·广州红——杨匏安史迹探索”行走活动,沿着越华路、仓边路、德政南路、文明路、越秀南路探访杨匏安留下的红色足迹。还有珠海北山杨姓后人专门来杨匏安旧居陈列馆参观,瞻仰烈士雕像。
一座看似普通的祠堂,为何引来如此多的关注与探访?前两期,粤游君已为大家介绍了杨匏安的革命经历与杨家祠的历史变迁
走进杨家祠丨这座低调的祠堂,走出了华南首个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杨匏安走进杨家祠丨追寻红色记忆,1923年的广州到底发生了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前往杨家祠现场,去看看这一处新的红色教育基地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新的启发.
走进杨家祠
杨匏安旧居陈列馆共有三个展厅,以“华南明灯”为展览主题,分为三部分:
①革命先驱杨匏安:介绍杨匏安在广州十年的经历;
②红色据点杨家祠:讲述杨家祠作为红色据点所发挥的作用;
③群英荟萃管东渠:介绍曾到杨家祠参与活动的党早期重要领导人的故事。
多场景复原为观众“讲古”
怎么让观众更加真切地“走进”当年的杨家祠呢?展陈设计团队颇有心思地设计了两个场景还原。
还原场景共产党员到杨家祠报到
在展厅三可以看到,一张大桌上摊着各类文件,前面印有一份名为《中共通告第六十二号》的文件。原来,这里还原了共产党员到杨家祠报到的场景。这份文件是中共中央1925年发出的,里面写到,当时广州黄埔军校拟招收3000名入伍生,要求各地选择年轻的共产党员到广州报考黄埔军校,而且党员们必须拿着介绍信先到杨家祠向杨匏安报到,再由杨匏安推荐至黄埔军校。为了重现报考过程,策展团队通过拍摄和后期制作,视频演绎了当时党员报考、签名确认的过程,在墙面上滚动播放。
杨匏安在阁楼挑灯工作
杨家祠还有一个“神秘”的阁楼。从史料来看,杨匏安正是在杨家祠东厢阁楼的油灯下撰写了大量文章,成为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这无疑是最重要的发现。广州农讲所馆长颜晖介绍,为了突显这一重要发现,设计方在保留杨家祠原本面貌的基础上,在修复东厢阁楼之中,特意复原了一个杨匏安挑灯工作的场景。这个场景的设计建立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采用民国复古桌椅、文房用品,同时设置一盏常亮的油灯,寓意杨匏安虽已离开,但他创造的价值如同案头的灯一样仍在燃烧和传递。
VR技术加持
重现“消失”的祠堂后座
由于历史原因,如今杨家祠的草坪和后座等建筑部分都已不复存在,仅余前座。为了让观众更真切感受历史,设计团队也在祠堂北墙上通过写实绘画与VR呈现的虚拟手段,“复原”了杨家祠后座与相邻天井原貌。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陈丽瑜、钟鼎等6名研究员,花费数月时间设计了一个梯型虚拟视觉空间,观众站在1米深的空间中,戴上VR眼镜,便可以感受“艺术+科技”手段复原的场景,看到杨家祠天井和后座的原貌。
此外,为追忆并发扬杨匏安精神,将杨家祠修复活化,陈列馆门前修复的麻石板路,是当初从地下40厘米处发掘出来,精心修整而成如今的杨家祠道,恰是今人踏着前人的足迹,继续砥砺前行的象征。
“绣花功夫”开展微改造修缮过程中有意外发现
半年来,专家组和修缮团队对杨家祠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整修工作,包括居民安置、周边环境改造、本体修缮和陈列布展等。杨匏安旧居文物本体的修缮,可以说是以“绣花功夫”细细开展的,不仅提出实施精细化管理,更以“保护优先”的原则,尽可能接近历史、还原历史。在修缮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杨家祠门头发现了几处相当精美的传统壁画。“由于壁画的表层涂了乳胶,从外观看以为只是灰色水泥砂浆层,没想到,湿洗后发现上面原来是被灰沙蒙住的传统壁画。”广州农讲所纪念馆保管部副主任孟育东惊喜地说。工作人员用喷枪将药水慢慢地注射到壁画上,将乳胶一点一点清理干净,渐渐地,墙壁上的墨色山水才荡漾开来,让人看到壁画本来的清晰模样。绘制壁画时,为防止颜色脱落和风化,颜料里会加入一定比例的桃胶或鹿胶。杨家祠壁画表面有一层明显的乳胶层,推测是后人在壁画修缮时加入,胶体时间长了会变色,因此才会一度被认为壁画是水泥层。
经文物专家鉴定,目前清理出的三幅壁画,均出自清代广府祠堂壁画画师陈灼文,分别为《雁塔题名》《东坡笠屐》《兄贤弟孝》,题材都与学业相关,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如今杨家祠已正式对外开放。不妨找个时间,来这里探寻红色记忆,感受这座祠堂的独特魅力.
【观展TIPS】
地址:杨匏安旧居陈列馆位于广州市越秀区越华路116号,越秀区人民政府正对面。
开放时间:9:00至17:30,17:00后停止入馆(逢周一闭馆)。
(附):两百年的广州杨家祠重获“新生” ,1923年的广州发生了什么?
作者:黄堃媛 李培来源: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网讯】广州东山,喧嚣闹市中的一方静地。春园、简园、逵园和“中共三大”会址,星罗棋布在恤孤院路、新河浦、培正路一带,时间仿佛在这里定格,留存着斑驳的历史印记,这里曾是当年“中共三大”会议的会场和部分代表的住处。
东山往西不到5公里,同处于闹市区的越华路116号大院内,杨家祠的修缮已经进入尾声。4月30日,这座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祠堂将正式开放。这是珠海北山杨氏家族在广州设立的宗族祠,也是杨氏子弟到广州读书应试的寓所。
上世纪20年代,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理论家之一的杨匏安在此撰写大量文章传播马克思主义,完成“中共三大”会议的众多秘密筹备工作。
杨家祠的修缮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居民安置、周边环境改造、本体修缮和陈列布展等。半年来修缮专家组对杨家祠展开了细致入微的整修工作。
伴随着杨家祠的重新开放,与“中共三大”相关的一段红色记忆正浮出水面,连同广州东山近年来修缮一新的春园、简园,一同诉说着1923年前后广州的革命风云变化。
广州越华路商铺林立,密密匝匝的居民楼中,藏匿着一座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祠堂杨家祠。它又名“泗儒书室”,昔日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两进祠堂。
然而长久以来,杨家祠蒙尘失修,几乎消失在广州人的视野里。直到去年修缮南粤古驿道岐澳古道时,考古人员展开对杨匏安当年学习和革命活动足迹的追溯,这座古老祠堂和它昔日那一段不平凡的红色历史,重新浮出水面。
专家们发现,在杨匏安寓居杨家祠的1918年至1925年间,发生了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几件大事,包括1923年夏在广州东山一带召开的“中共三大”会议。广州的杨家祠则是这次会议的筹备联络处。
广州杨家祠的修复工程被正式提上日程。为修复杨家祠,省文物主管部门牵头组建了一个由党史、文物、建筑、规划、美术专家构成的修缮工作专家组。
广州农讲所6位专家组成了文物资料征集小组,相继展开了大量的史料征集工作,多方查证杨匏安和其他早期中共领导人在杨家祠生活及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创作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历史。他们还对多位杨匏安后人进行口述采访。
“从史料来看,杨匏安正是在杨家祠东厢阁楼的油灯下撰写了大量文章,成为华南地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这无疑是最重要的发现。”农讲所党支部书记黄广宇告诉南方日报记者,为了突显这一重要发现,相关设计单位在保留杨家祠原本面貌的基础上,在修复东厢阁楼之中,特意复原了一个杨匏安挑灯工作的场景。
设计师李巍告诉记者,这个场景的设计建立在还原历史的基础上,采用民国复古桌椅、文房用品,同时设置一盏常亮的油灯,寓意杨匏安虽已离开,但他创造的价值如同案头的灯一样仍在燃烧和传递。
文物资料征集小组还发现,杨家祠曾是中共广东区委的活动场所,更是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一个重要的红色活动据点。在党中央工作的瞿秋白、刘少奇、周恩来等常来杨家祠开会,指导广东的工作。瞿秋白同志曾在这里教唱《国际歌》,并有一个时期教授社会科学。刘少奇同志在这里报告过京汉铁路大罢工经过……
另据杨匏安家人杨淑珍回忆,1922年,杨家祠挂上了“国语讲习所”的招牌,教师都是党内的同志,杨匏安就是主要的教员,教国语注音字母。实质上,“国语讲习所”是掩护党团组织活动的招牌。
在开放后的杨家祠的展览中,观众可以重温这段激荡人心的历史。
去年底,当文保和修复专家重新找到杨家祠时,其保存状况堪忧。专家们甚至需要依靠墙上一张破旧的“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杨家祠”牌匾才能辨认出祠堂位置。
“年迈”的祠堂早已面目全非,原本前后两进的祠堂仅余前座。大门口加建一座小屋作为厨房,祠堂西边厢仅16平方米的空间被隔成两个屋子,上搭阁楼,下面是会客厅,祠堂中间还建起一座砖房,一共住进了6户人家。
在祠堂东厢,一条新修的木楼梯通向阁楼,屋顶被强行开了天窗,多根横梁和檩条已经被白蚁蛀空,岌岌可危。
“被发现时杨家祠已经是广业集团的家属楼,住户把空间格局都改变了,像‘鸽子笼’一样,搭满了各种违建。”专家组组长、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劲回忆起第一次见到杨家祠时的情景。
今年初省政府启动了杨家祠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工作, 6户居民得到了妥善安置,修缮工作得以正式启动。
为了还原杨家祠的历史面貌,专家组从县志里找到杨家祠的平面图,再根据回忆录的相关内容、建筑本体内的改建痕迹,结合广府祠堂的特色,去判断、调整杨家祠的修缮方案。
杨家祠修缮过程运用“绣花功夫”还原历史。在杨家祠门前的小道下方50厘米处,埋藏了36块麻石。如果不是因为修缮挖掘,它们还将在此继续“沉睡”。农讲所文物保护保管部副主任孟育东推断,这批斑驳的青石板正是清末民初杨家祠始建时铺筑的。
“把这批麻石安置到原位,让每一位来杨家祠的游客都能踏上这历史的步道。”几个月来,修缮团队不断调整这批麻石的摆放位置,高度、麻石之间缝隙的朝向都有讲究。为了保证排水顺畅,技术工人一度将36块麻石重新翻出,统一下调5厘米。
祠堂内部,被住户修补过的红青相间的墙面经过数十名瓦工的细细轻敲、打磨,逐渐恢复了平整,红砖被一一撤出。流程看似简单却很费时,碰到表层太硬的部分,一平方米需要清理一两天。
“绣花功夫”之外,修缮团队也借用了高科技手段。今年1月,专家在杨家祠门头意外发现了几处相当精美的传统壁画。由于历史原因,表层可能被涂上了乳胶漆等污染物,这给壁画修复带来很大的难度。
为了让壁画图案尽快显现,文保工作人员在壁画表面涂抹显影液,底层的壁画图案随之显露出来,但效果太短暂,不出几日又变得黯淡。
“还是应该先将表层的污染物清除。”技术负责人傅英毅想到了一种微粒子喷射技术。这个技术在其他行业应用很普遍,但用来修复文物还处于尝试阶段。
在杨家祠门口临时搭建的近2米高的脚手架上,文保工作人员手握一根和圆珠笔一般粗细的导管,眼神紧紧盯住细微至毫米的壁画细节,手腕轻触壁画,一边控制微粒子喷射的力度,将壁画上的污染物一点点冲刷开来,露出壁画本身。一天下来,2到3名文保工作人员轮换,通常只能清理0.5平方米的壁画。
“用这种技术有一定风险,要调节好压力值、距离等参数,还得慢。宁可表层洗不干净,也不能伤害壁画本身。”傅英毅说。
杨家祠门头的两幅壁画如今已经显出真容,画上题字清晰可见,分别为“东波笠屐”和“雁塔题名”。相比很多古老壁画都无法证实出处,大多以春夏秋冬或父母为题材而言,杨家祠的壁画不仅出处明确,而且题材都与学业相关,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经广州艺术博物院研究员翁泽文初步考证,《雁塔题名》为清末民初广府壁画画师陈灼文所作,“雁塔题名”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及第的代称。画面中,半边高峰与半边山丘的落差凸显了画师的匠心,手法以晕染为主,凉亭和屋落布局颇有空间感,有柔润的文人气息。而《东坡笠屐》则勾勒出南方湿润清秀的风景,意境较浓。
接下来,傅英毅的团队还将针对壁画上风化严重的模糊部位进行重点修复,用显影液让其颜色更为明晰。
“通常文物建筑的修缮要遵循‘不改变原状’的原则,强调建筑属性,对于红色史迹来说,则更看重这个建筑中的人物、事件等历史信息,不是一味追求‘修旧如旧’。”在曹劲看来,杨家祠虽然是一座清代祠堂,但是它跟‘中共三大’会议、跟杨匏安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专家组倾向于将它还原到1923年前后的样貌。
由于历史原因,如今杨家祠的草坪和后座等建筑部分都已不复存在,仅余前座。为了让今天的观众更真切感受历史,修复过程中,在祠堂北墙上通过写实绘画与VR呈现的虚拟手段,“复原”了杨家祠后座与相邻天井原貌。
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南粤古驿道研究中心陈丽瑜、钟鼎等6名研究员,花费数月时间设计了一个梯型虚拟视觉空间,观众站在1米深的空间中,戴上VR眼镜,便可以感受“艺术+科技”手段复原的场景,看到杨家祠天井和后座的原貌,沉浸在历史情境和氛围中。
随着杨家祠修复开放,以及东山街区一带与中共三大会址相关的红色遗迹的修复,1923年的广州红色记忆版图正慢慢变得完整。
如今,步入东山新河浦,赤砖碧瓦、树影婆娑。在恤孤院路的民国洋房掩映间,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格外醒目。馆前有一处小型遗址广场,在褚红色大理石墙下,安放着两个长形凹槽,上面装着透视玻璃,考古挖掘出来的会址建筑物基石还清晰可见,诉说着这段庄严的历史。
近年来,中共三大会址附近的春园、逵园、简园三大侨园,陆续修复一新。曹劲撰写了《1923,从杨家祠到恤孤院后街31号》(点击可查看)的考证文章,运用文物考古与史料互证的方法,重述1923年前后广州的革命风云。
曹劲认为,当年作为“中共三大”会议代表住处的春园,在1923年前后,扮演过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东山较静,华侨较多,不怎样引人注目,党的领导人多在这办公。“中共三大”之后,苏联顾问也住在春园,廖仲恺经常晚上到春园开会。
如今,春园以“修旧如旧”的方式场景还原了领导人起居室和卧室等原貌,已经成为一个知名红色景点。
去年,位于培正路13号的简园也修缮完成。据曹劲的考证,1923年,谭延闿追随孙中山到广州,简园成为谭延闿的公馆。“中共三大”期间,毛泽东曾多次到简园拜访谭延闿,争取他支持国共合作,促进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
如今,简园已焕然一新,白色和浅黄色相间的主楼古雅而庄重。在修缮时,考古人员在后院墙中发现一批厚重老砖,规格不同寻常,推测是越秀山明代城墙砖。
1918年正值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大规模拆除旧城墙、开辟新城区的工程进入高潮。“有史料记载东山地区不少华侨大宅就近从大东门一带寻购拆下来的城砖用作建材,简园用的可能就是这些城砖。”
在史料梳理中,曹劲注意到一个特殊线索。曾参与简园建设的建筑工人在1972年接受访谈时说道,简园当年由广州发昌建筑店承建,建简园剩余下来的材料在逵园南侧建了一栋民居。这栋民居就是后来被日军炸毁的‘中共三大’会议旧址。
“这个发现解答了长久以来的疑惑,就是会议旧址为何跟周边的洋楼侨房如此不同,仅仅是一幢两层砖木结构的普通房子。”对此曹劲非常欣喜。
她透露,关于简园的历史还有许多谜团,研究依然在持续进行,同时也在考虑做一个小型展览,待布展结束后会实行预约开放。
修复史迹遗址,也是打捞历史的过程。如今格局清晰、肌理依旧的东山历史街区,掩隐于地下的“中共三大”会议旧址,修缮一新的杨家祠,共同记录着上世纪20年代那个革命浪潮汹涌、形势风云变幻的时代。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也在等待文物保护专家和学者去一一解开。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杨冰心
发表于:2019/4/18 1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