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州杨氏世系与杨家将渊源
大唐太宗贞观13年(639),废隋朝牂柯郡置播州,改原牂柯县为遵义县(今贵州遵义市),作为播州州治。此后唐朝衰落,播州多次沦陷于南诏(存在于公元738-937年间的中国西南部的奴隶制政权)。唐僖宗乾符3年(876),太原人,车骑将军杨端率军经泸州(今四川泸州市)、合江(今四川合江县),沿赤水河而上,径入播州,击败占据播州的南诏。唐廷下诏授为播州侯,命其“世袭播地,永镇边陲”,遂主州事,治府白锦堡(今遵义城南)。开平元年(907),朱温废唐哀帝,改国号为“梁”,端闻讯“感愤发疾”去世。其子孙遂家播州,是为播州杨氏。
播州杨氏世守播州,历唐、五代、宋、元、明五朝,至明万历28年(1600)播州主杨应龙兵败被斩,计724年。播州杨氏后裔至今已传46世,居住在贵州遵义田桥桠、大屋基、高炉坡、石格闹、岔河、田桥、北盘江畔等地。由于杨氏世守播州,又与少数民族杂居,所以今天贵州的苗、壮等民族中的杨氏也有许多是这支杨氏的后裔。
据明初著名学士宋濂之《杨氏家传》记载,宋景佑初年(1035),杨延昭长子充广(杨业孙)奉诏持节出使广西,与播州主杨昭(杨端之六世裔孙)叙谱,方知同为“越公房杨氏”之后。恰因杨昭无子,充广便将其长子贵迁过继给杨昭为子。宋濂称“自是,守播者皆业之子孙也”。故播州杨氏是北宋名将杨家将的后裔,杨贵迁亦为杨家将之播州杨氏始祖。
播州杨氏上祖世系:杨震(东汉太尉)—杨奉(东汉中书侍郎)—杨众(东汉蓩亭侯)—杨珧(晋尚书令)—杨超—杨结(南燕中山相)—杨继(北魏侍御史)—杨晖(北魏洛州刺史)—杨恩(后魏河间太守)—杨钧(后魏越恭公)—杨暄(西魏度支尚书)—杨敷(后周临贞公)—杨岳(隋万年令)—杨弘礼(唐中书侍郎)—……—杨端(唐播州侯,杨弘礼8世孙)—杨晔(唐牧南侯)—杨溥(唐朝仆射)—杨清(字三公)—杨实—杨昭(北宋播州主)—杨贵迁。
一世,杨贵迁:字升叔,充广长子,延昭之孙,杨业曾孙。承嗣杨昭,袭播州(今贵州遵义)州主。官至武功大夫、德州(今山东德州市)刺史、播州安抚使。生三子,光震、光荣(居今红花岗区忠庄镇马坎村)、光明(居今梓桐县)。
二世,杨光震:贵迁长子。袭播州侯。泸南(今四川泸州市南部)夷人罗乞弟叛,杨光震统播州兵平定,官至从义郎、播州沿边都巡检使。生五子,文广、文真、文锡、文贵、文宣。
三世,杨文广:光震长子。有别于杨延昭次子之杨文广。承袭播州侯,官至武节大夫。卒仅36岁。生三子,惟聪、惟吉、惟信。
四世,杨惟聪:?—1125年,文广长子。七岁而孤,育于母舅(部将谢石近)家。官进修武郎、左班殿值。生二子,选、逡。
五世,杨选:?—1155年,惟聪长子。承袭播州侯位(播州城城主)、官至武经郎。时高宗皇帝南渡,选负翼戴志务农练兵,以待征调。择名师授《子》、《经》,研读诗文。生十三子,轸、轼、……。
六世,杨舟:贵迁玄孙。迁居今江苏省六合县。
七世,杨轸:选长子。袭播州城城主。[size=+0]官至秉义郎,南宋淳熙(1176)年,将播州城治所从白锦堡迁到穆家川。 生三子,勲 (成忠郎,安远将军,居夜园)、熏(遵义县居龙坪镇)、鼎(居龙坪)。
八世,杨轼:选次子。因才德兼具,兄轸(播州城城主)授其管理播州城政务军务,并派幕官犹泳去下州结盟修睦。留意艺文,蜀士来依者愈众,结庐割田,使安食之。播州城辖区境内子弟,多读书攻文,土俗为之大变。官至成忠郎、累至武节郎。生一子,粲。
九世,杨粲:?—1233年,轼长子、轸继子。得幕官犹泳支持承袭播州城城主、袭任播州安抚使。开禧初年(1205),四川宣抚副使吴曦叛宋降金,播州城城主杨粲送金钱战马给南宋朝廷,并请缨率播州城兵北伐吴曦;嘉定12年(1219),又送战马300匹给南宋朝廷四川官府。官终武翼大夫、累赠右武大夫、吉州(今江西吉安市)刺使、左卫大将军、忠州(今重庆忠县)防御使,赐庙忠烈,封威毅侯。生三子,价、佐(威镇侯,居今汇川区团泽镇五凤庄)、佑(矩州同知,居今团泽镇,生三子,孟仁、孟义、孟奇)。
十世,杨价:?—1243年,粲长子。南宋绍定4年(1231)袭任播州城城主。端平年间(1235),蒙古军侵犯四川,价率雄威军入川抗击驻戌,屡建功绩。坐诵佛语而终,卒葬今遵义市汇川区高桥镇干田村。官赠开府仪同三司、威武宁武忠正军节度使、赐庙忠显、封威灵英烈侯。生子,文、大声。
十一世,杨文:?—1265年,价长子。嘉熙三年(1239)复置播州,诏令进武功大夫、阁门宣赞舍人,主政播州。嘉熙中,文令裨将赵暹率一万播州兵入川在石洞峡迎战蒙古军,因功转武德郎、阁门侯。淳佑八年(1248),杨文发五千播州兵参加西征,三战三捷,迁升左卫大将军。北伐汉中,又三战三捷。淳佑12年(1252),命总管田万率兵五千汉嘉解围,加右武大夫。宝佑2年(1254),蒙古军由乌蒙马湖入四川,文命其弟大声统兵出战,九战九捷,转左武大夫。宝佑5年(1257),蒙古军将从云南进入播州,文奉诏修筑龙岩山城(今海龙囤)以为播州根本。次年拜亲卫大夫,加忠州(今重庆忠县)团练使。景定年间(1260-1264),进中亮大夫、和州(今安徽和县)防御使、播州沿边安抚使,爵播川伯,食邑七百户,诏雄威军加“御前”二字。卒于元咸淳元年(1265),南宋赠封金州观察使,元廷赠荣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柱国,追封播国公,谥崇德。生一子,邦宪。
十二世,杨大声:价次子。官至都统制。生七子,邦政、邦义、邦礼、邦杰、邦孚、邦光、邦怀。
杨邦政:咸淳进士,官至播州招讨安抚使,居春台坝(今团泽镇境);
杨邦仪:居三渡关(今遵义县三渡镇);
杨邦礼:居南坪(今遵义县虾子镇境)。杨邦礼生一子,如祖(播州招讨安抚使)。杨如祖生二子,嘉相、嘉诚。杨嘉相,官居招讨使,生子,忠国。其后裔居今贵州遵义县三合镇九坪、阁老坝、营盘上、山背后、高河、李家田,南白镇偷牛窝、小柏村、河坎、石院子、长溪桥、水坝、柏杨坝,石板镇官土、堰角,泮水镇花生土,洪关苗族乡洪关坝,马蹄镇新坪和金沙县后山乡、大方县以及重庆大足县宝鼎镇、石马镇。其世系详见本文后附;杨嘉诚,历官谏议大夫、湖广行省参知政事、播州沿边溪洞招讨使。生二子,铿、锜。杨铿,任播州宣慰使,明洪武4年(1371),奉诏归附明朝,仍袭任播州宣慰使。
杨邦孚:居郑家坝(场); 杨邦光:为咸淳进士,居今遵义县三和镇刀靶水村; 杨邦怀:居南山。 连同杨文之子邦宪,此为播州杨氏历史上的“八邦分支”。
十三世,杨邦宪:公元1239—1281年,文子。好书史,善骑射。始冠(12岁)时授成忠郎、雄成军副都统、管通州事。时罗闽大举入寇,邦宪出师拒之。大败罗闽于乌江,居民大骇。并率兵追击,生擒酋首罗汝,进武节大夫,沿边安抚使。时端平年间,罗闽又兵犯下邑(今贵州黄平县),邦宪擒酋长阿鲊义释,罗闽不再骚扰,官拜利州(今陕西南郑县)观察使、迁金吾卫上将军、安远军承宣使、牙牌节度使。至元12年(1275),宋朝灭亡,邦宪手捧元世祖的诏书哭三日,归附元朝。至元15年(1277),邦宪入朝,诏令袭守土如故。拜龙虎卫上将军,侍卫亲军都指挥使,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抚使,播州管内安抚使。至元18年(1280),升任播州宣慰使。累赠推忠效顺忠臣、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柱国,追封播国公,谥惠敏。配田氏(贞顺夫人),生一子,汉英。
十四世,杨汉英:公元1277—1316年,邦宪长子。5岁时父殁。至正23年(1286),与其母进京朝见元世祖,元世祖夸其“是儿真国器也,宜以父爵赐之。”赐名赛因不花,授金虎符、龙虎卫上将军,绍庆(今重庆彭水县)、珍州(今贵州正安、道真县)、南平(今重庆綦江县、万盛区、南川区)等处沿边宣慰使,播州军民安抚使。次年,族党内讧,杀其母(贞顺夫人)。汉英穿“斩衰”服入京上奏,诏令将杀其母凶手捕往益州斩首。至正27年(1290),因贡租税有功,加升为播州等处管军万户。次年,奏撤销顺元路宣慰司,升播州安抚司为宣抚司,被授宣抚使。获赐推诚秉义功臣、银青荣禄大夫、平章政事、上柱国,追封播国公,谥忠宣。生子,嘉贞。
十五世,杨嘉贞:汉英子。至治2年(1322),元廷赐其名为延礼不花,累官资德大夫、湖广行省右丞、沿边宣慰使、宣抚使。天历2年(1329)正月丁丑,四川行省平章囊加台起兵反对文宗帝继位,自称镇西王。攻至播州猫儿垭(今贵州桐梓县天平乡和重庆綦江县羊角乡交界处),播州宣抚使嘉贞开关迎纳,将囊加台兵引至乌江峰(今贵州遵义县新民镇沿江村境内乌江河北岸),同文宗帝派来的官军展开激战,囊加台战败突围。生二子,忠杰(昭勇将军,居南坪)、忠彦。
十六世,杨忠彦:嘉贞次子。父殁子袭。官至资德大夫,播州军民宣抚、宣慰、都指挥使。生一子,元鼎。
十七世,杨元鼎:?—1370年,忠彦子。父殁子袭。官至资德大夫,绍庆、珍州、南平等处沿边宣慰使,播州军民安抚使,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配田氏,抱一子,铿。
十八世,杨铿:大声玄孙,邦礼曾孙,如祖孙,嘉诚次子,元鼎继子。洪武4年(1371),朱元璋入川,遣使招谕铿。次年,播州归附明朝。明廷诏令赐衣币,仍置播州宣慰使司,铿袭任旧职,播州宣慰使司领草塘(今贵州瓮安猴场)安抚司、黄平(今贵州黄平县)安抚司、真州(今贵州正安、道真县一带)长官司、播州(今贵州遵义市)长官司、余庆(今贵州余庆县敖溪镇)长官司、白泥(今贵州余庆县白泥镇)长官司、容山(今贵州湄潭县)长官司。洪武15年(1382),筑沙溪城(今贵州金沙县)以官兵一千、土兵二千驻戌。生四子,震、升、复(儒林郎。生子,杨禄)、旭(文林郎,居仁怀)。
十九世,杨升:公元1377—1440年,铿次子。明宣德三年(1428),因其入朝贺万寿节晚到,礼部议只给半赏,帝令“勿夺其赐”。生三子,正声(生子,杨炯)、纲、护(贤德大夫,生子杨烟)。
二十世,杨纲:公元1402—1449年,升次子。明正统6年(1441),从侄杨炯处袭任怀远将军、播州宣慰使职。生二子,辉、煟(左班殿直,生二子,邦、垍。杨邦,居螺水;杨垍,居今金沙县岩孔)。
二十世ㅡ,杨辉:公元1433—1483年,纲长子。袭播州宣慰使。景泰3年(1452),奏请剿伐湖广省、贵州省臻剖、五坌等地苗民和播州草塘、江渡等地苗民反抗官府。景泰7年(1456),征伐铜鼓、五开苗民获赏。卒葬团溪镇白果村雷水堰。生二子,友(长庶子,任安宁安抚司安抚使,后迁居四川阆中)、爱。
二十二世,杨爱:公元1464—1517年,辉嫡次子。正统末年(1449),帝命袭其父职,仍敕其率兵随总督王来征剿湾溪(今贵州凯里火车站处)、夭坝干地(今贵州凯里市舟南、舟溪一带)等地苗民。生五子,斌、现(居螺水,生三子,明才、成才、异才)、珠(招武将军,生二子,作舟、作辂)、弘(居今余庆县白泥镇)、张(生子,和)。
二十世三,杨斌:爱长子。袭播州宣慰使。正德2年(1507),升任四川按察使,仍理播州宣慰使事。生子,相。
二十四世,杨相:斌子。嘉靖元年(1522),从其请,朝钦赐播州儒学《四书集注》一部。配张氏等,生二子,烈、煦(庶子)。
二十五世,杨烈:?—1571年,相嫡长子。嘉靖23年(1544),烈去水西请求贵州宣慰使安万铨发还父(杨相)尸,安万铨要其归还水烟(今贵州遵义县鸭溪镇水源村)、天旺(今贵州遵义县石板镇天旺村)两地后,才发还为条件。烈表面答应,得回杨相尸身,只字不提还地之事,同水西发生争战,杀死水西长官王黻。此后连续10年,围绕水烟、天旺之地争战不停,后被总督冯岳调总兵石邦宪讨平。隆庆5年(1516),卒葬于今红花岗区新蒲镇年关村仁江河南岸“官坟”。生三子,应龙、兆龙、化龙。
二十六世,杨化龙:烈三子。万历28年(1600),两兄长遇难后,躲掉追捕,留下杨氏一脉。其后裔居今贵州桐梓县。不幸的是,其玄孙杨时盛步上了先祖之路,参加了吴三桂的军队。失败后,被流放到东北做站丁。
二十七世,杨应龙:公元1551—1600年,烈长子。生三子,朝栋、可栋、惟栋。
万历元年(1573),袭播州宣慰使。万历14年(1587),献大木七十,衩授都指挥使。万历18年(1591),贵州巡抚叶梦熊上疏诉杨应龙“凶恶诸事”,巡按陈效历数杨应龙“二十四大罪”。次年,播州所辖草塘、黄平两个安抚司,真州、播州、余庆、白泥、容山、重安长官司安抚使、长官和田、张、袁、卢、谭、罗、吴、宋等望族族首不满其抄没他们的田地、家财、庄园、房屋、性畜、女人扶助避难逃来播州的苗民,捕杀“五司七姓”中的反对者,联名状告杨应龙“嬖妾田,屠妻张氏并其母,图谋造反。”
万历20年(1592),诏令拘捕杨应龙去重庆府受审,依法当斩决。时逢日本军侵犯朝鲜,兵部令杨应龙选兵入朝抗倭。杨应龙自请缴纳二万两金,带五千兵入朝征倭赎罪,诏准释放。征倭结束,四川巡抚王继光追逼杨应龙缴纳赎金,杨应龙抗拒不交。杨应龙妻联络五司七姓首领复告“御状”,四川巡抚王继光决定用兵征讨杨应龙。万历21年(1593),四川巡抚王继光到重庆,与总兵刘承嗣分兵三路征伐播州,进娄山关,屯白石口(娄山关南面峡谷临谷口处)。杨应龙佯降,伏兵四出,在白石口杀伤刘承嗣官兵大半。次年,兵部侍郎邢玠总督贵州。
万历23年(1595),邢玠到四川,令重庆知府王士琦到綦江,在安稳拘审杨应龙。杨应龙遣弟杨兆龙先到安稳治邮舍,迎接王士琦。并说:“应龙已自缚追杀官兵的罪魁待罪在松坎,不敢到安稳来受审,是怕安稳仇民加害。”请王士琦移步到松坎审问杨应龙。王士琦单骑赶到松坎,果见杨应龙自缚道旁,泣请死罪。经邢玠同意,杨应龙交出黄元、阿羔、阿苗等。抵已斩,缴四万金,助采木,以赎族罪。革去杨应龙职务,羁押其次子可栋在于重庆为人质,以勒追四万金。兵部欲缓杨应龙事东方,以杨应龙向有积劳为由请设松坎同知,授杨应龙为松坎同知职,受川东兵备副使王士琦节制。不久,杨可栋在重庆卒,杨应龙求尸归葬,重庆府借还尸勒追赎金。杨应龙拥兵驱千余僧招魂,大呼:“吾子活,银即至矣!”随即分遣亲信将佐,据险置关筑囤。征没豪强大富资财,厚抚诸苗,组建“硬手军”,迎拒官军征讨。
万历28年(1600)二月十二日,朝廷八路计24万大军齐发播州,六月初六攻破杨应龙的根本基业海龙囤。杨应龙家族满门遭斩,播州土著居民“十存一、二”。
二十八世,杨朝栋:应龙长子。 万历23年(1595),其父被革职后代职。生一子,寿春。
二十九世,杨寿松:朝栋子。明万历28年(1600)六月初六日五鼓时分,官军攻破海龙屯。祖父应龙局面无可挽回,为保杨氏留一血脉,将幼孙寿松和一颗金印托付穆氏奶妈,在应龙旧部的帮助下一路逃往绥阳高方子,暂居庙内,并以母子相称,将寿松改名“含赤”。
在穆氏的照顾下,寿松长大成人,恢复杨姓,并在砖瓦坝落业(今遵义河溪坝)。生三子,葵、华、万。
附:
杨价—杨大声—杨邦礼—杨如祖—杨嘉相—杨忠国—杨元善—杨鼎元—杨武麒—杨椿—杨信夫—杨子成—杨庸—杨永昴—杨志远—杨耀—杨朝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