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杨氏宗亲网

世界杨氏联谊会

中华杨氏大宗祠

当前位置: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 新闻中心 » 杨氏春秋 » 各地宗祠 » 慈善公益 » 人物专栏 » 四知期刊 » 历史文化 » 族谱支系 » 湖北省郧县梅铺解板沟杨氏家谱

湖北省郧县梅铺解板沟杨氏家谱

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2011-06-21 09:07:38  阅读8453次

湖北省郧县梅铺解板沟 杨氏家谱
目 录
第一章 杨姓溯祖与迁徙…………………1
第一节 寻根溯祖…………………………1
第二节 迁徙分布…………………………2
第三节 郡望堂号…………………………4
第二章 杨氏梅铺宗族……………………6
    第一节 前 言……………………………6
    第二节 梅铺杨氏史迁史…………………9
    第三节 梅铺杨氏世系基本情况………21
第四节 杨氏梅铺宗族世系辈谱………24
第五节 杨氏梅铺宗族世系辈谱对照表………………………….26
第六节 注 释………………………….27
第七节 说明和支谱修纂原则………..31
第三章 杨克勤与解板沟……………….36
第四章 杨氏解板沟世系……………….39
    第一节 解板沟杨氏世系表编排说明………………………….39
    第二节 解板沟杨氏世系总表………..46
第三节 解板沟杨氏世系基本情况表(10—15世)…………….51
第四节 解板沟杨氏世系基本情况表(15—19世)…………….55
第五章 解板沟杨氏民俗与传统……….90
第一节 民 俗………………………….90
第二节 能手与巧匠………………… 96
第三节 戏曲之家………………………106
第四节 崇尚教育………………………110
第五节 众姓“一家人”………………120
第六章 解板沟杨氏族产………………129
第一节 最后一家封建族产----油坊……………………129
第二节 解板沟大队机房………………132
第三节 下辽片进村公路………………136
第四节 扶贫人畜饮水工程--机井………………………139
第五节 解板沟小学楼房………………142
第六节 村标志----皂角树……………144
第七节 《杨氏家谱郧县梅铺解板沟卷》修纂工程…………….145
第七章 统计表…………………………148
第一节 解板沟行政沿革………………148
第二节 现价段农民重教名单…………151
第三节 中专以上第一学历人员统计表……………………152
第四节 “全庆守祖宗”五辈生育性别分析表………………156
第五节 杨氏6---22岁亡故子女警示表…………………157
第六节 解板沟小学楼房捐资表………158
第七节 解板沟小学楼房村民集资表…………………………159
第八节 解板沟杨氏在外工作人员统计表…………………………160
第八章 杨氏家谱图籍…………………162
第九章 碑 文…………………………202
第十章 知识篇…………………………222
第一节 历法与谱学……………………222
第二节 亲属与称谓……………………258
第三节 墓碑文规范……………………?

第一章 杨姓溯祖与迁徙
第一节 寻根溯祖
杨姓,当今第六大姓氏 ,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有2800多万人。杨姓已不纯是一个自然属“姓”,据考共出自四个方面:
1、出自姬姓。周成王封弟弟叔虞于唐,人称唐叔虞。唐叔虞的儿子燮位后,因唐地有晋水,就改称晋侯。周宣王之子尚父,幽王时被封为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杨,杨成为晋国羊舌氏的封地。晋武公(燮的第10世孙)时封次子伯侨于杨,称杨侯,是为杨姓人的受姓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CA%BC%D7%E6">始祖。伯侨之孙突食采于羊舌,为羊舌大夫,是为羊舌氏。突之孙XI,字叔向,又称叔XI,因戴晋有功,被分封于杨氏邑,其子伯石以邑名为氏,称杨氏。公元前514年,晋灭羊舌氏,伯石有子逃往华山仙谷,遂居华阴,称为杨氏,史称杨氏正宗。杨震(约50—124)官至宰相,杨坚(541—604)随朝开国皇帝均系华阴人。唐朝杨贵妃(719—756)也出自相邻的山西风陵渡。
    2、出自赐姓。三国时,诸葛亮平定哀牢夷(湖南、贵州的僚族分支)后,赐当地少数民族为赵、张、杨、李等姓。
    3、出自他姓改杨姓。如福建林姓迁居广东梅州后改姓杨。《北史》载,杨义臣本姓尉迟,后改杨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施行汉化,有代北三字姓莫胡卢氏改为杨氏。
第二节 迁徙分布
杨姓的发源地在今山西省洪洞县境内。杨为晋所灭后,其子孙便向西发展繁衍,首先是迁入陕西境,后再迁入山西省汾水中游的霍县(现改为霍州市)霍山一带,而后繁衍至今陕、山、豫交界一带,成为后世杨姓的发展主流。至汉代时,杨姓已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杨姓入川时,多由湖北、陕西省境迁去。春秋战国之时,已有杨氏族人南迁入江汉地区(今湖北潜江一带),后因楚国势力不断加强,迫使他们再向东南迁至江西。与此同时,又有自山西迁至江苏和安徽省境的杨氏,便散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晋、唐这一时期,是杨氏再南北方繁衍的重要时期,尤其以南方的繁衍最为突出,在此时期,多因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唐代的"安史之乱"而引发中原杨氏大举南迁。至宋代起,杨氏已广泛分布于江南广大地区,并以福建为起播迁中心。总之,杨姓族人在隋唐以前,除集中繁衍于今河南、山西、陕西三省间地以外,还有以甘肃天水为中心的一线,以湖南、江西为中心的又一线。此后便逐渐向今河北、山东、内蒙、安徽、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发展,直至遍及全国各地。
第三节 郡望堂号
1、堂号
“关西堂”:东汉时有关西人杨震,博览明经,时人称他是"关西孔子"。
“四知堂”:杨震当荆州刺史时,非常清廉。有一次,有个人在夜里带着黄金到杨震的家里行贿。杨震坚决不受,并严厉地斥责了那个人。那个人还是不死心,笑着对杨震说:“现在是深夜,地点在您的府上,决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您收下吧!”杨震义正词严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快出去!”杨氏因此以"四知"为堂号。
2、郡望
     弘农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弘农(今河南、陕西、山西交界处,即三门峡以西、运城东南、渭南以东一带)。东汉至北周,曾一度改名恒农郡。
     天水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县西南)。此支杨氏的开基始祖为韩襄王将领杨苞。

第二章 杨氏梅铺宗族
第一节 前 言
盛世修谱、中华传统。近年梅铺杨氏诸长辈、子孙有修谱之行动,本人有幸被宗敏、本钦、全福三位爷推荐为梅铺杨氏总谱的主笔人,甚感自豪,能为本家族做点贡献,不枉子孙一场。同时也觉自己文史水平有限,恐有负众望。
     家谱是同宗共祖的血亲集团以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与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家谱资料内容极为丰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侧面,它的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谱牒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一致播洒着民族优秀传统文明和伦理道德,为推进华夏民族团结、进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日修我杨氏宗谱,旨在通过考证何来何去、总结优良传统、学习列祖列宗、传承伦理道德,推进团结向上,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此前曾有村落《杨谱》出现,但多各自为政、顾此失彼,只注重本村代辈关系,忽略了全梅铺杨氏间的代辈逻辑联系。为正本清源、统一口径,本人通过衔接考证杨营《明故杨onclick=tagshow(event) href="tag.php?name=%B9%AB%C4%B9">公墓碣》(明朝万历二十八年三月立)、李家沟《杨耿光墓碣》(中华民国五年岁次立)和大山霍家沟《杨公讳圣德墓碑》(清朝光绪元年冬月立)、西寺大坪老屋营《杨楠墓碣》(清朝道光五年十二月立)、《杨栝墓碣》(清朝咸丰十年立)以及相关的文史资料:一是统一了祖先来源及住地。杨德是梅铺杨氏祖先大家公认,切证据确凿,只是住地不详而已,本次把他统一为“陕西谓南岭西(岭西为小地名)人,明朝初期(1370-1417),徒步来郧乡县(郧县)滔河杨庄村,开垦芜田、繁衍生息”。二是明确了世系关系与迁徙,在民国前期宗族间立碑续谱,也有各自为政的毛病,不注意旁系血亲之间的衔接关系,致使现成的碑碣资料不能共同发挥作用,最终导致各村杨氏之间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本次通过各碑碣间的衔接研究,理清了梅铺杨氏的世系关系与迁徙;三是统一了传说。如杨营与“榆树岗天葬坟”的来源说,“盘道与杨道台”的关系说,以及“杨贞、杨德”谁是祖先代表说,和“杨景是县令”说等等。
     本次谱卷设《杨氏谱梅铺总卷》和《梅铺杨氏家谱××村(组)卷》两部分。至于各村组杨氏谱分卷的内容,则由各自按照谱牒修纂的基本要求,参照本卷并按本卷有关章节和《说明和支谱修纂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修编。
在编写家谱的工作中,杨氏谱梅铺总卷修纂小组的同志曾分别代表各自住地的杨氏,积极提供资料,做出指导意见,在此深表谢意。
第二节 梅铺杨氏史迁史
一 、祖先与杨营
杨德,梅铺杨氏之祖先。杨德出生地陕西渭南岭西【1】。明朝初期约在1370—1417年间徒郧乡县(现郧县)滔河【2】开垦芜田为生,娶张氏为妻,生育杨贵、杨贞、杨和、杨清兄弟四人,由于家景贫寒,四个儿子分别以招婿、送养顶户等方式成就婚事和维持生计。
    长子杨贵以女户入四甲蔡氏,即到蔡沟蔡家做上门女婿;次子杨贞以女户入六甲李氏,即到李家沟李家做上门女婿;三子杨和给予一个叫自良的人养育;四子杨清送给胡姓当儿子、顶门立户。骨肉分离、亲情难叙,无不印证祖先当时的凄惨背景。正是这种境况,才趋使先祖靠信奉“阴阳”以选葬地的方式企盼后人能富裕兴旺。
    据考杨德徒郧县后在杨庄居住,夫妇选葬于邵家沟(现在的杨营学校背后土坡上),后来长子杨贵、三子杨和、四子杨清按大小顺序葬于母张氏左边。二子杨贞葬于榆树岗(杨营村下边一个小地名)随着杨氏的故人相继葬此,“邵家沟”被人们遗忘,“杨茔”取而代之。因杨氏后世嫌“茔”字不祥而改“杨茔”为“杨营”至今。杨营的由来蕴含着诸多故事,相传杨德次子杨贞出殡发丧棺木抬至榆树岗,抬杠折断,此时雷电交加、暴风骤雨,人们中断送丧回村避雨,雨停再行送丧时,棺木已被淤泥淹埋并淤起一个土堡,有《明故杨公墓碣》(明朝万历二十八年三月立)载:“公殒发丧甫至榆树岗木折即茔,此计地一亩三分二厘,时为天赐”。后来人们即称此坟为“榆树岗天葬坟”,从此成了后代认祖的标志,只要知道杨营榆树岗天葬坟的梅铺杨氏后人,不管天南海北均为一家。实际上以“榆树岗天葬坟”为杨氏标志是非常片面的,因为只有杨德,才是梅铺杨氏的共同祖先,而杨贞则只是杨德次子而已,只能说是李家沟、西湾、杨洼、李家窝儿、杨窝儿、燕家大山等地的杨氏祖先。
二、后代与迁徙
考杨氏迁住的情况符合“宋住山、明住洼、清朝迁到山脚下”【3】的古时人口居住规律。杨贵、杨贞、杨和、杨清兄弟四人除杨和考不详外,其余三位分别奠定了蔡沟、李家沟、张沟杨氏生存繁衍的基础。到目前为止,杨贵后代在解板沟生至19代,西寺一带生至18代;杨清后代因无考,而难对号入座,但张沟(胡姓居住地)杨姓为其后代,应是不争事实。
    杨贵生杨善、杨善生“本、洪、剑、景”四子,本、洪、剑三门同徙居盘道,在“白虎山”【4】脚下居住生育数代,人丁不旺多数乏祠【6】,只有杨洪传有两个玄孙永迁、永过。后因恐“白虎”再“吞吃”“羊”之后代,先后放弃此住地,永迁之孙克服、克志、克勤、克俭兄弟四人同“道场坪”【6】(现在解板沟皂角树亚旁边)一独户吴常安,“交换场地”因吴不愿交换,杨克勤以在盘道营的全部良田(数十亩)无条件交换才予成交。从此吴常安成了盘道营吴家之祖先,杨克勤(其它三人均未成家)成了解板沟杨氏的祖先。当时解板沟没有名子,只有“道场坪”代表住地名称,道场坪沟下树木参天,酷似原始森林,杨克勤兄弟们住此后靠开垦芜田、伐木解板交换为生(木材销路主要是用于盘道泰山庙和西寺泰山庙的建设),后来从山上搬到山下,称此沟为“解板沟”,故名思意,解木板之沟。该村上世纪七十、八十、九十年代,外出工作人员最多,几乎家家都有,这之中杨佳智留学并定居美国旧金山,在硅谷从事计算机研究工作。
据考杨道台系杨剑后代,举家迁往江西居住。
    杨景迁住西寺大坪老屋营,成了西寺一带的始迁祖先,后代们有一支迁居莫沟村、一支迁住杨坪村,还有一支迁住闫家河村。杨景后代遍布西寺,现已有2000多人。
    杨贞后代最旺。长子从尚之曾孙恒旭生增光、耿光、烈光三子,他们的子孙后代遍及西湾、李家沟、杨洼、杨窝儿、李家窝儿、王沟、燕家大山等地,后代现已达数千人之多。增光之孙登科迁到西湾已传二十代至“振”字辈。西湾杨氏后人杨新华是解放军福建某部团长,杨群峰是博士后旅居新加坡,为杨氏增添了光辉。耿光留居李家沟第六世孙介成之子玉光、玉春迁往山西,成为那里的杨氏祖先;第四世孙圣德迁居大山霍家沟成为该村的杨氏先祖,圣德之长子存福、次子存禄迁到河南舞阳,又成了那里的杨氏先人;第七世孙玉演、玉柱、玉杰、玉山等堂兄弟们则成了杨洼、李家沟、王沟杨氏的祖先,为在此地生存的后代们奠定了厚实的生活基础——土地。李家沟后人中杨振敏曾任十堰市(地市合并后)副市长,为梅铺杨氏近代官位最高之人。小女、大堂、跟堂则成了杨窝儿和李家窝儿的祖先。
    杨贞次子从贤回居杨营之地,成为梅铺杨氏祖先的“守护神”,第九世孙克敏生存诚、存谨、存让、存谦、存谅、存注、存谌兄弟七人,现称杨营“老七门”,由此奠定了杨营人口兴旺的基础,该村杨氏已生至18代“遐”字辈,人口达千人之多。
三、道台与盘道【7】
相传明末清初盘道出了位“杨道台”,“道台”即当时省级的部门官员,杨道台为官江西,主管全省水利,相当于现在的省水利厅厅长之职,杨道台做官后阖家迁往江西,给梅铺杨氏留下了千古骄傲和美好传说。
    杨道台自小住盘道营【8】名曰:杨站然。在朝山观上学,因家贫穷,经常以野果野菜充饥,上学靠走读,尤其爱夜间往返于家校之间,跟送之人发现杨的头顶和双肩各有一个亮点,酷似油灯一样,闪亮发光,伴随道台,使其夜间行走如同白昼,此“亮”预示着大富大贵有天官之福也。一次老师偶然发现左肩“一盏灯”熄灭很是惊讶,问及原因,才知是杨替人写了份“休书” 【9】,古时帮人写休书是背良心的,是要受天道惩罚,老师责其追回休书予以吞吃掉,方能化险为夷,确保官道齐天,杨照办后,又恢复了三盏灯的光亮,自此尊师重道,刻苦攻读,后来考中,官至道台。
    杨道台之前,槐树沟【10】曾出了个“李通盘”,即相当于现在的关隘检察站之官员,被当地溢为大官。当地人为了炫耀,取李通盘的“盘”字,杨道台的“道”字称当地为盘道,并争得二位官员的捐资在龙台村【11】对面山腰处建立了一座庙:泰山庙,以压“龙头”不让其飞走带跑地气。由于道台官大有钱,捐了四分之三,该庙的所有权杨家拥有四分之三,李家则只有一个墙角,解板沟杨氏一直代表行使着该庙主权直至民国中期,每逢大年初一,周围各姓氏必先朝拜杨家,尔后再拜李家。杨道台之说无从考证,但泰山庙确实客观存在,民国末期泰山庙与小李家沟道路间仍竖着数十块过路碑【12】记述杨道台之功绩。另则梅铺杨氏因出了位杨道台,杨家接媳妇鸣锣开道,容打13响锣,其他姓氏,则只能打3—7响锣,就是例证。
    民国期间国民党在泰山庙处,建了所学校,邻村小李家沟人吴彦训【13】将建泰山庙的功德石碑一夜间不知深埋何处,自此杨、李两家失去了对盘道泰山庙的主权,吴彦训之兄弟们从此取而代之,直至解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杨道台确实存在。证据:一是泰山庙的主权杨氏履行多年,这绝非谣传;二是泰山庙石碑众人皆知,美好传说来自碑文,而石碑群本身就证明了杨氏确有豪富名人;三是盘道泰山庙曾一致是梅铺杨氏的集会中心,杨氏子孙皆无不顶礼膜拜。
四、杨景与西寺
西寺,因寺沟西朝寺而得名,因杨氏居此而扬名。此处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自西沟口猿人洞往南驶入大坪营,河中是一里三座桥(郭家庄、大坟茔、老屋田各有一座石拱桥),流水潺潺;路旁三里九座庙(大坪下营口、柳林沟口、先生营下嘴儿土地庙,胡家湾的泰山庙,寺沟西朝寺,以及龙王庙、牛王庙、白龙庙、葛花庙),遥相呼应;入口是五龟驮一马(一块巨石形似一头骏马,周围五棵鬼柳树,枝干粗大,枝繁叶茂),好整以暇;老屋营前上下马石凳,威风凛凛。山川人文无不显示风水宝地官宦之乡。
    在诸多的建筑中,位居胡家湾的西寺泰山庙更是宏伟高大。相传没建庙前,山坡下有一片李家坟茔,逐年“长高”,预示李姓要出达官贵人。杨氏先祖,恐李姓后人超过自己,随出资在坟后半山腰处,建了一座庙,谓泰山庙,以镇住李家地气,永葆杨氏荣华。
    民国时期,国民党改此庙为学校,名列梅铺第四中心学校,解放后改为西寺中心学校。先祖们地气倒是没保住,也算是为西寺方圆老百姓们办了件善事。
本人在采访时,发现了该地杨氏辈谱诗“自成秉吉昌、正本永显良、善记明宗德、培贤发辉光”,细细推敲,与众不同。辈谱诗的前两句和后一句意寓,望子成龙,继往开来。最有意思的是第三句,善记,即善于牢记;明宗德,即明朝梅铺杨氏始迁祖宗杨德。仅五个字就巧妙地概括了杨氏的来历及祖训,教育后代们积阴善德,不忘祖宗,可谓巧夺天工。再从杨景儿孙们名号中看,更显大气磅礴,如杨景之子照中、万枝、万生(懋绩);杨景之孙 子士、仕宜、仕国、仕相、士林等,一般老百姓很难起出此名。
    《郧县志》(康熙版本)卷九:秩官。知县篇下有载:明朝共31位郧县知县,第十五位是杨景,其时代、名号与西寺杨景如出一辙,只是世事流远,无人传颂而已。仅从西寺大坪村的“一里三座桥、三里九座庙、五龟驮一马、上下马石凳”的山川地貌、人文轶事以及先祖名号、辈谱诗涵义以及众多碑碣来分析,西寺杨景是明朝县令,是不争的事实。反过来在那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穷山僻壤,出杨成德、杨秉连、杨秉森、杨秉忠、杨秉均五位国学、杨楠一位庠生、杨成德一位监生 ,上辈非官员,即富豪;否则是不可能的 。
五、传统与未来
梅铺杨氏历经数百年沧桑,由杨德张氏夫妇二人发展到今天的8000多人,占梅铺现在人口的三分之一,仅此就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正确的引导和发掘必将为当今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翻开杨姓的历史辉煌灿烂、催人奋进,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梅铺杨氏中市长、团长、局长、校长、村长,专家博士、旅居国外的学者,秀才进士不乏其人;大中专学生不计其数;脚踏实地靠农村致富的能人比比皆是;更有许许多多保卫共和国的军人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士【14】,如此等等无不折射当今的辉煌。但是,这必竟要过去,成历史,如果我们高枕于出过几个官,几个大学生,甚至有几个富人,而骄傲自满、不思进取,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必将会遭历史淘汰。只有牢记传统、与时俱进、脚踏实地、致富重教、崇尚科学、人才辈出,报效祖国,才不枉我等编纂本谱之辛苦。
第三节 梅铺杨氏世系基本情况
第四节 杨氏梅铺宗族世系辈谱

本次续谱是根据梅铺镇各住地杨氏谱诗整理的,本着既尊重各自已有谱字,又不乱排的原则,我们编制了《杨氏梅铺宗族世系辈谱对照表》以供杨氏后辈对号入座。解板沟杨氏辈谱,原只有一句:“庆守祖宗业,富贵万世昌”,本次续了一句为:“始先渭南来,列代育英才”。杨氏梅铺宗族各住地辈谱为:
解板沟(自16世起):
庆守祖宗业,
富贵万世昌。
始先渭南来,
列代育英才。
西寺杨坪莫沟(自9世起):
自成秉吉昌,
正本永显良,
善记明宗德、
培贤发辉光。
李家沟西湾燕家山(自14世起):
学孔孟新发培振,
尊典模敬明维欣,
守诗书宽宏龙训,
传世泽玉秀兴荣。
杨营(自10世起):
克存秀如常,
鑫德润遐芳,
诗书千载地,
培然荷龙光。
李家窝儿杨窝儿(自6世起):
良忠道德广,
基川林永芳,
长守祖宗业,
富贵万世昌。
第五节 杨氏梅铺宗族世系辈谱对照表
第六节 注 释
【1】陕西渭南、岭西。渭南:在渭水河边。古时置县,现改为渭南市,辖华县、华阴、韩城、大荔、白水等县市。建市前为渭南地区。据考公元前514年前后晋灭羊舌氏,伯子有子逃往华山,逐居华阴,史称此支为杨氏之正宗。岭西:古时,一个小地名,现查渭南市电子地图没发现此地名。
【2】滔河。据《郧县志》(康熙版本)记载明成化前“滔河仅五里”属郧乡县(现在的郧县)一个乡甲建制。古时,五户为一邻,五邻为一里,“仅五里”,即指当时户数125户。据考证即现在的湖北、河南两省交界处的杨庄(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一个村)和杨营、李家沟村以及盘道一带。清朝乾隆时盘道规范称为“大清国湖广郧阳府郧县城东豊宜乡滔河里盘道保”。
【3】“宋住山、明住洼、清朝迁到山脚下”。古人的居住规律,与当时的战乱、人口、土地和水资源的变化有密切关系。考梅铺杨氏迁徙,也基本是与此相符合的。
【4】“白虎山”。梅铺的一个山名,现在盘道营组的后山,先前居住此地的祖先“本、洪、剑”在此地繁衍数代多数无子传后,把原因归咎于“白虎”吃“羊”(杨),后代逐迁出此地。梅铺杨姓家不挂“虎画”也许与此有关系。
【5】乏祠。古时对没生儿子的雅称。
【6】“道场坪”。现解板沟后山上皂角树亚处一块地的名字,解板沟杨氏始迁祖先杨克勤迁入地。
【7】道台。明为布政司的佐官,分理各道钱谷、民政,称为守道;清乾隆后道为省以下,府州以上的高级行政长官,称道台。“盘道”。现在盘道营村。古时称“盘道保” 即现辖郭沟村、解板沟村、盘道营村三村,(此次县乡机构改革三村合一称盘道村,恢复了古建制)。因“李通盘”、“杨道台”二位官员而得名。解放后曾是盘道公社的名字。包括李家窝儿以上至老均县(今丹江口市)边缘的居民。古时李家窝儿以上称“葛九保”。
【8】盘道营。白虎山脚下原杨氏居住地。现吴姓居住地。
【9】休书。古时男方抛妻的文书,是男权主义的表现,完全不尊重妇女权力的一种离婚方式,古婚姻虽不受法律保护,但要受到道德良心的谴责。
【10】槐树沟。现属盘道村的一个组,李姓集居地。
【11】龙台村。现属盘道村的一个组,吴姓集居地。缘于此地地形山貌似龙头,古时称“龙头”。
【12】过路牌。解放初期盘道泰山庙至小李家沟之间的十多块2米多高的石碑,记载着杨道台,李通盘的事迹。毁于土改时期。
【13】吴彦训。解放后被划为大地主,土改时被共产党镇压(枪决)。
【14】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士。专指八年抗战时期,被国民党征去抗日的士兵。
【15】杨清。婚娶不详,但应是张沟杨氏之先祖。
【16】三门同徙居盘道。即:本、洪、剑三子同迁徙盘道。
【17】绝。原碑文用语,即乏祠无传人。
【18】庠生。古时乡学的老师。
【19】※。第19页中假推之三个先祖名字,并且没成家,故无祠。
【20】监生。明清在国子监肄业的,统称监生。初由学正考取,或由皇帝特许。乾隆以前,并加以严格的考课。监生有举监、贡监、恩监、荫监、优监等各目,后则仅存虚名,不被重视。至一般所称监生,指由捐纳而取得的。如未入府、州、县学而欲应乡试,或未得科目而欲入仕的,都必先捐监生,作为出身,但不一定在监读书。
【21】国学。旧时称研究我国古代的学问,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的。明清两代“国学”指太学(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和国子监(最高教育管理机关或最高学校),在这些机关、学校、读书或做官的人称国学。
【22】不知谁是谁之子,但他们之间绝对是两组父子关系。
【23】第20页中※是本次修谱时假推的两位先祖名字。
【24】圣德父亲不知是谁,不敢妄推。
【25】至2003年10月解板沟杨氏生至19辈(长子已19岁);西寺杨氏已生至18辈;西湾杨氏已生至20辈(长子2岁);李家窝儿杨氏已生至18辈;燕家大山杨家已生至18辈;杨营杨家已生至18辈。

第七节 说明和支谱修纂原则
一、说 明
1、梅铺杨氏世系图
(1)列示1—13世。解板沟支12世最全;西寺支仅有碑碣为考,当时(成)(秉)(吉)(昌)四辈未出齐,故无法列全;西湾支列止11世,12—13世无资料可考;杨营支第13世人员太多,且有明细谱续,故没详列;李家窝儿杨窝儿为“杨小女、杨大堂、杨跟堂的后代”。
总谱世系旨在为各村杨氏续支谱提供线索,以期承上启下。
(2)13世生育年代约为十九至二十世纪之间。
(3)对于漏、误、资料不全没列续者,各村在续分支世系时可以变更,但应通知杨秀福以修改总卷世系表。
2、本总卷所有排列顺序,均是按上辈出生顺序(如长、次、三……五)为原则记述的。因此堂兄弟间有岁数小的在前,岁数大的在后的现象。
3、总卷。当代名人点到即止。且范围限为解放以来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留学人员,各支系可在支谱中扩大范围和详述。
二、支谱修纂原则
1、姓名。不论男女均应以大名为准,大名无考用小名,小名无考用排行或绰号,以上都无考的以辈字打“()”代替。
2、范围。凡出生幼童均应记述。续谱之时已亡故人员,且已达6岁以上者(含入学适龄儿童)均应记述并注亡故时间,这样有利于研究出生规律。
3、性别。不分男女,以出生顺序排列只在女性名字后注“(女)”、媳妇前冠“妻”即可。
4、地属。妻来何地,女嫁何村,婿何名号,生几男几女(不列具体名字,只列生几男几女);迁何地、葬何地(生、故年),均应列明。
5、血亲。同时遵从自然血亲和法律血亲两个原则。生育、抱养、继祠子女,招婿均应在世系表中排列。
6、手艺技术。如木工、竹篾工、石匠、裁缝、油匠、电焊、电工、机匠(织家机布师傅)、泥瓦工、砌工、铁匠、小炉匠、机械手、土中西医、媒婆等,应区分师傅(手艺精湛、能带徒)和一般两种。
7、职业。分务农、村干部(职务名称);非农业户口的工作人员分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行政单位干部,有职务的以职务名称为准,没职务的以“某单位干部”或某职称、或“某单位职工”列示。只列本人最高职务或最好职业;连续两年以上在同一单位打工的统计为“合同工”,经常流动的以“打工”统计;农民、城镇居民,以独立经商或从事工业加工为业的以“经商”统计列示;军退、转人员直接列“军、退、转”。
8、学历。分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等详列。初中以下可不列。
9、传承方法。提倡移风易俗,以印刷传世为佳。谱的印数不宜太多,古时只三五本即可,现在以愿意收藏的文化人需要数为准。总之一个村一、二十本即可,多了显得庸俗也无必要。
10、平等原则。不分职位高低、贫富贵贱、干部农民只是分工不同,应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尤其不能将现代干部单列炫耀,避免把家谱变成夸官簿,引起族人反感,降低修谱的质量。
11、崇尚激励原则。只记述积极的、正面的事物,负面消极的事物应予以回避,即可激励后人积极向上,又不至于造成不必要地负面影响。
第三章 杨克勤与解板沟
杨克勤,梅铺杨氏始迁祖先杨德的第10世孙。杨德生杨贵,贵到蔡沟蔡家做上门女婿,贵生杨善,善生本、洪、剑、景四子,明朝期间本、洪、剑三门同徙居盘道营居住,四门杨景迁居西寺老屋营(后称大坪营)。杨洪生云、振、用、琪四子,琪生杨库,库生杨价振,价振生永迁、永过二子,永迁生克服、克志、克勤、克俭四子,因本、洪、剑三门同徙居盘道营后,繁衍到第8代仅有杨永迁、杨永过和杨道台三人,且杨永过还没有成家,后恐“白虎山”再“吞吃羊子”克勤兄弟四人同“道场坪”,吴常安“交换场地”,因吴不愿意,杨克勤以在盘道营的全部良田(数亩)无条件交换,才予成交。
杨克勤自盘道营迁入“道场坪”后,兄弟四人靠在沟下伐木解木板为生,因山上没水,遂由“道场坪”搬到山下居住,此后称此地叫“解板沟”,顾名思义,“伐木解板之沟”。解板沟由来已300年历史,杨氏家族在此已繁至19代,(宗)字辈。
因家贫穷,克服、克志、克俭兄弟三人,都没成家。后事均由侄、孙们料理,死后,一人葬上河沟“胡家”,二人葬小燕沟坟茔洼。杨克勤娶梅铺高沟方氏为妻,生杨珍、杨有、杨纯、杨魁四子,四子均有后世传人,现称“老四门”。繁至第15世,即杨克勤第6世,“全”字辈共有73人,其中孙男41人,孙女32人。“全”辈以下为“庆、守、祖、宗”四辈,这之中“庆”辈129人,其中男孩62人,女孩67人;“守”辈184人,其中男孩93人,女孩91人;“祖”辈106人,其中男孩50人,女孩56人;“宗”辈21人,其中男孩7人,女孩14人。大门(宗)辈:长女(杨祖贵之女)杨娟,初三在读;长子(杨瑞敏之子)杨智,已19岁,十堰市区高三在读生。“祖”字辈,正是生育高峰,杨氏家族后代必定人丁兴旺,继往开来。
杨克勤先祖,勤劳善良、精通手艺、善待兄弟的美德,成就了解板沟,“手艺之村”、“曲艺之家”和“孝敬之乡”之美誉。影响激励着杨氏儿女奋发向上,创下了在外工作人员、和手艺人员最多、门类最全三个之最,是梅铺镇名副其实的“工作队村”和“小上海”。
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解板沟也步入了“小康之村”之村,截止公元2003年10月,在本村居住的59户村民中有:彩电、VCD各23台,卫星接受器33口,固定电话9门,手机45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空前改善和提高。
杨克勤开发了解板沟,养育了杨氏儿女;儿女们艰苦创业,发展了解板沟;后代们必会继往开来,与世俱进,壮大解板沟。

第四章 杨氏解板沟世系


第五章 解板沟杨氏民俗与传统
第一节 民 俗
一 善待人
自杨克勤迁入并开发了解板沟至今的数百年历史之中,杨氏在本村一直占主导地位和压到优势,但从不以强凌弱、欺压排外,与他姓和睦共处,亲如本家。数百年之中相继有13个他姓迁居解板沟,繁衍生息,分析其原因,无一不与杨氏有亲缘关系。由于杨氏富有“善良、包溶、同情”的品格和传统,才使他们代代稳定和繁荣,特别是解放以后,政治经济待遇显得非常平等,郭、史、赵、吴、王等姓氏曾历任过该村书记、村(队)长等职,就是例证。“没杨没有村、没姻没有亲、众姓一家人,共建解板村”一句话对我杨氏与人为善,作了高度概括,同时,也是我村各姓之间团结互助,共同繁荣的真实写照。
二 亲情浓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送闺女,自古至今杨氏出嫁闺女,送亲当事人都是尽义务的,本家连酒水、饭菜一概不管,婆家迎亲锣鼓一响,杨氏送客按辈分对等原则,由各自家里出发,跟队相送,中午在闺女婆家吃罢酒席,晚上回村,各自回家。闺女第二天回门时,送亲当事人如不给本家送礼,照例不管饭,这是祖上规矩,谁都甘心情愿地照办,历来如此。据笔者所知,该规矩梅铺仅此一家,就连在本村居住数百年的他姓,送闺女照例要管送亲之人三餐饭,即闺女出嫁的头天晚上、当天早上和当天晚上,酒饭相待,颇是麻烦,相比之下杨氏的送亲规矩显得高雅省事,独树一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杨氏宗族的亲和与进步。
    第二,送终、本村杨氏的丧事办得开明简单,更有特色,主要体现在送丧抬杠和下葬的程序上,参加送葬的杨氏诸人都是尽义务的,孝子(多为死者的长子、长女等)提前逐人跪拜,只须敬烟1支(过去为一"袋"烟),告知送葬时间即可,出殡锣鼓一响,人们即纷至沓来,群策群力,将棺木抬到茔地,深埋并垄堆后,空手而归,各自回家吃饭,就是这么简单,让你不可思议,没办法这也是祖上规矩,照着办就是了,"家家都有老和小、代代都有喜丧事,"算起来谁也不吃亏。可他姓就是学不会这个规矩,一遇丧事没完没了,早上请吃、中午吃请、有的晚上还要请吃,浪费、劳心、又迂腐。
    第三、请客。本村杨氏中,凡有外出参军、工作和上学孩子,本家内家家轮流接去吃饭,送吃送喝;回乡探亲,像工作队一样,一天三吨排队管饭,酒肉相待;逢年过节,还接本族长者吃饭,如我儿时曾记得那家有事都接张风云瞎二老太和史冬菊二老太座上席,杨全海大爷曾多次背着她们去他家吃饭。正是他们给后人做了表率,使之相互效仿,形成习俗;在外工作的本村杨氏人,每逢年关也要相互走动,互致问候,争着请吃年饭,一家有事,大家齐上,相互关照,如此等等无不体现我杨氏血浓于水,亲情交融的优秀传统。
三 常相聚
据82岁的杨庆先老人讲,自记事起杨氏家族就有整夜相聚拉家常、讲故事、听唱戏、说农桑的习惯,代代如此,一遇节日更是通宵达旦,尤其有哪家孩子外出参军、参加工作,或遇有回来探亲者,各家大小便是纷至沓来,问长问短,共叙亲情。从相聚中取乐,在相聚中长见识,杨氏祖辈虽读书人甚少,但知古通今、晓天文、懂地理的文化人比比皆是,这与爱串门、常相聚的传统是分不开的。在杨氏习俗影响下,本村他姓也形成了同样的爱串门、常相聚的习惯。然而邻村就大不一样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干农桑,互不往来,以至杨氏与之交往起来很不习惯。
四 重礼束
杨氏在本村已发展了10代,代代尊敬长辈,遵从礼束。杨氏之间均按辈称呼,不呼其名,因家族太大,习惯在称呼前加名字、姓氏、绰号等,以示区别,如"小人儿爷"、成秀哥、老余嫂子、"狗增"小爹、"肉桂娃"四爹、"肉女子"姑奶等等。哥嫂、弟媳之间的称呼也非常规范,弟媳称大伯叫哥很普遍、叫小叔则直呼其名,媳妇与公婆之间的称呼也非常规范,叫大叫小毫不含糊。长此以往,代代相传,更有力地推动了杨氏礼束的发展,更加丰富了杨氏家族的内涵。称呼的巩固加深了杨氏的亲情,提高了家族的凝聚力,每每想起解板沟,家的感觉就油燃而生。
五 崇招婿
招婿,即没有生男孩子的夫妇,选女儿留家招一上门女婿,成就女儿婚事,共同在家侍奉二老,继承家业的一种婚娶方式。这一婚俗在杨氏历史中一直受到推崇,本家族对上门女婿非常尊重,视同己出,地位与儿子平等,这充分体现了杨氏家族的亲和,和杨氏文化的进步。当今社会人口生育政策,城市准生一胎,农村只许生二胎,出现无男孩子的家庭的概率会更高,这种婚娶方式将有个别现象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被人们普遍接受和推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招婿的婚娶方式将成为一种主要的家庭形式,那么杨氏崇尚招婿的风尚显得非常适宜。在此次修谱中我辈特此将招婿列为杨氏成员排序,以体现我等继往开来,支持计划生育国策,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博大胸怀。
第二节 能手与巧匠
杨氏手艺,代代相传,加上杨氏媳妇和他姓的带入,基本上形成了人人会手艺,家家有技术的格局。手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物质文化生活的发展,不断满足村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同时通过手艺人的外出务工,扩大了本村的影响,推进了与他村的物质文化交流,本村杨氏手艺文化才得以扬名,曾被他村称之为“小上海”。据统计,本村手艺达20多种,尽管有些手艺已被现代的工业手段所替代,但它的历史作用仍不可低估,记述下来,有助于后人,研究历史,学习先祖。
1、木匠(木工师傅):杨克勤,是解板沟杨氏的始迁祖先,靠采伐树木,解木板交换为生,后来发展为精通建房的木工师傅。杨怀礼,人称三木匠,精通建房、做棺材,会石匠、铁匠和油匠,后来发明了“木轧”油坊全套设备(将油料包成园饼后,作为木杠的支点,用绳索绞和杠杆压,联动向木杠发力的一种轧油设备,相对于民间普遍“锤轧”,即,打油油坊来说既省力,又省功,而且出油率完全一样。据笔者考证,解板沟杨氏的“木轧”油坊,属于中国民间之独创),自1848年一直使用到1999年3月,跨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朝代,历时152年,出油品约100多万斤,仅在1975年大修过一次,其成熟的技术可见一般。杨全朝,是“全”字辈,以后的木工带头人,擅长建房、做棺材,曾授吴守伸为徒,吴,后来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匠师傅。杨庆泽、杨庆兆、擅长柜、箱等细木活,且工艺精湛,二人曾联合仿制出了“瓦筒”(泥水匠做瓦坯用的木模具),非常好用。杨海宏,为现今新潮的木工师傅,以精装高档房屋和家具以及店面为职业,并带有徒弟。
2、篾匠(竹编工):夏青山,人称夏太师,1937年自油坪观迁入本村,是本村篾匠的鼻祖,此人精通竹簸箩、竹席、竹筛、竹篮(大篮、中篮、三号篮、花篮)篾匠各种活计,竹背篓、竹箩头、竹饭筐等各种竹器活计。遗憾的是解板沟村,只有杨全清、夏云仙(夏青山之长子)、杨全堂三位仅学会了背篓、箩筐、大篮、中篮、花篮饭筐等粗活之类的手艺,其它细活在本村失传,只有王片村王长富学精了夏青山的全套活计。在杨全清、杨全堂、夏云仙三位师兄弟的带动下,本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竹篮”之乡(竹篮属于农活中最大的竹制消费品,本村三成以上的家庭,都靠编制竹篮换取油盐及生产资料,因此被人们称之为“竹篮”之乡)。
3、机匠(编织土布的全能师傅):机匠是个系统手艺活,需完成轧花、弹花、搓花捻、纺线、拐线、浆线、倒筒、拉线、穿篦、上机、做综、喂线、下布等十几道工序才能织出布来,这当中需要多人参与其中,才能完成。这里的机匠,是指精于计算和操作“倒筒”以后的所有程序的全能师傅,主要有:杨怀仁(大机匠)、杨怀义(二机匠)、杨庆林、杨庆富、杨守逊、杨荣华(女)、李章英(女)等七人。李章英一生织的布最多,在长期的实践中,她在“拐线”与“浆线”两道程序之间加了个染线环节,经精心计算经线数量,将各种色线,进行搭配、安装,喂线时用几个线梭,分别安上各色纬线,按照设计要求,喂入纬线,织出彩格花布,用它做被面和女孩衣服非常好看。此工艺属本村独创,其它地方有否,笔者没做考证,但在物资短缺的1982年以前,这种彩条土布,的确羡慕了不少人。随着国家纺织工业的发展,土布已退出市场,这门手艺随之失传。
4、石匠:杨庆录,精制石磨、石碾、石磙、石槽、石擂臼等农业生产工具,其长子杨守华完全学精了他的手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父子们包揽了梅铺区、十堰区以及与之相邻的淅川县、均县、竹溪县、竹山县、房县等地的石器活。正是他们在外地干活中学会了河南曲剧,学会了说评书、讲故事,才将河南曲剧带到了解板沟村,创办了曲剧团,丰富了本村的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也为所到之处,培养了不少石匠,为他们的生活带去了方便。因此,说他们是本村戏曲文化的传播者,一点也不为过。
5、泥匠(做瓦的全部工艺,也叫窑匠):杨全泽,能掌握从选土、拌泥、上堆、制瓦坯、装窑、烧制的全部过程,是一个真正的泥匠、杨庆均次之。
6、瓦工(砌土坯墙的手艺基本都有会,这里专指掌握水泥拌活和砖墙垒砌方面的师傅):杨吉涛,是这方面的师傅,杨庆文、杨庆山二兄弟次之。
7、小炉匠(指用土炉子烧打修理、制作铁、铜器的人员):杨永芳,浇铸铜器,锡焊、铜焊,修打镢头、锄头、钗、钩等农具样样都有精。其二子,杨全义完全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手艺,多年来一直义务为本村提供服务。
8、火药匠:杨永芳,是制作火药的师傅。在一次制作火药时,不幸被火药着火烧伤而亡。杨庆华,杨庆泽,精于这门手艺,后来,常给生产队配制硝酸铵炸药,用于修路、造田。
9、电工:杨秀福,1974年用12只电容器并联起来将电动机改为发电机,用柴油机带动发电,架设并安装了全村室内外线路,使本村提前10年在率先用电。电器修理师傅:杨新福。电焊师傅:罗华雄、杨新福。杨新福、罗华雄的电工技术在工作单位中也是,出类拔萃的。杨守圣次之。
10、机手(指本村最早开、修、安装柴油机、面粉机、粉碎机和脱粒机的师傅):杨秀福,1974----1977年先后为对门沟、小竹园、杨窝儿、杨玉河、柿子坪、十字路岭等大队安装并修理了柴油机、面粉机、粉碎机等成套设备。在当时,杨的技术水平除,李家湾杨青山以外,梅铺方圆还没人可与之比拟。
11、驾船:杨守逊、罗传周,20多岁就在滔河、丹江流域驾帆船,罗传周后来到汉江开机帆船,成了郧县航运公司的正式职工。
12、缝纫:杨宗勤的缝纫手艺最高,会剪、会做,能赶新潮,开过门市。杨彩虹手艺也不错,现正在宁夏从事专业缝纫工作,有志者,事竟成,杨彩虹肯定能成为高手,在此行当中会有所建树。李章英、崔吉娥、黄兴云次之。
13、绣花:王云兰、李章英、杨荣华绣花技术要全村出类拔萃。
14、纸扎(指以竹子或麻杆和彩纸为原材料制作的祭品,如:“房子”“动物”、“农具”以及“电视机”、“电冰箱”等等):本村只有杨建歧一人从事这门手艺,且工艺精湛,具有一定的市场。
15、草毯(以龙须草作原料经过纺、搓、合、织、熏等工序,编出的各种规格草垫,作为民间工艺品,主要销往国外),在1974--1985的数十年间,曾是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几乎家家都会,主要以女性操作为主,受草源短缺限制,加之农村经济条件不断好转,1985年以后本村已没人再从事草毯编织了。
16、土中医:杨全义,曾体弱多病,硬靠自己看书摸索实践,治好了自己的病,强壮了自己的身体,可谓久病成良医,后来以问病方式给乡邻们开处方治病,自己还独创了外科之用“灵药”给乡邻们治愈了不少脓疮,但他从不收受病人钱财,在医学不发达的旧社会,他为村民们可救了不少急,集了大德。
17、接生婆:1975年以前农村医疗条件还不发达,妇女生孩子全靠土法接生,王春香,一生中为本村义务接生婴儿270多名,并给大多数孩子起了名字。在同一时期内,下沟赵文彦之母陈氏也接生了不少婴儿,遇着难产情况,有时两人合作处置,后来农村有了“赤脚医生”,国家又逐步推行新法接生,农村也就没有“接生婆”了。
18、油匠(轧麻油、棉籽油、木梓油、桐籽油的师傅,本村只有油坊杨氏一门,从事轧油。轧油,需两次。第一次是:炒料、碾料、蒸料、包料、上垛、轧压、熬油等七道工序;第二次是:下垛、粉饼,然后是重复第一次“碾料”以后的所有工序。别小看“油匠”这一行当,这里面可包含了力学、化学原理,稍有不慎,出油率就会降低):杨怀礼,杨永芳、杨永恒、杨永正,杨全盛、杨全泰、杨全廷,杨庆文、杨庆山祖孙四代前后经营油坊达153年。
19、塑料焊工(是最近十来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手艺,是用汽油枪,烧化塑料,粘补塑料用具的一种方法):杨新歧跟随其姐夫文存成,学精了此门手艺。另外,本村还有夏云歧,也常年从事这门手艺。
20、媒婆:杨永照,一生最爱成人之美,先后为本村后生们说成12宗婚事,从不收受钱财,被人们誉为“土地爷”(迷信中讲。人一生能成就八对男女婚事,死后可以成为土地爷。实际是教导人们多成人之美,积阴善德)。
第三节 戏曲之家
解板沟村曲剧团成立于1951年。创史人杨庆录;历任团长:杨庆录、杨全福、杨守国;演出剧目:共计48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唱红梅铺方圆百里,还多次获得县政府的调演奖,解板沟由此被称为“戏曲之家”。
1980年剧团停演至今。停演原因:一是农村生产方式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大集体的生产方式,人员难以组织。二是农民基本生活水平提高后,年青人外出务工致富,剧团后继无人。三是现代化的传谋手段的普及,电视机、VCD、DVD等音像设备进入百姓家庭,人们可以在家中面对面的欣赏各种高水准的文艺节目,乡剧团因其艺术水平低,自然也就没有市场。
解板沟村曲剧团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她所演讲的历史故事,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几代人,激励着人们积极向上,除恶扬善,奋发图强。与此同时,扩大了本村的对外交流,促进了本村物质文化的发展,提升了本村的地位,扩大了知明度。其历史作用值得肯定和记述。
一  演职人员
1、创史人:杨庆录(小名杨长有)虽然一字不识,却有一听一看就会,过目不忘之本领,在外出作手艺之时学会了曲剧和评书,将其带回自编自导创建了解板沟村曲剧团,并在剧团中担任主要角色。他的评书说得出奇的好,尤其《黄天霸》能讲三天三夜,座无虚席,听众有时被带进了故事之中,其喜怒哀乐之情,难于言表。
2、编剧导演:杨守国、杨全华能根据小说、报纸、故事编出曲剧折子戏。杨守国的专长是演花脸,是剧团的主要组织者,是团里主要负责人之一。
3、操琴(坠子或叫曲胡是曲剧的主琴):杨庆善曲胡拉奏和喇叭吹奏水平,可以说:全县有名、梅铺首一。
4、司鼓:杨庆新(杨新灵),司鼓水平,郧县东八乡是无人比拟的。在曲胡、板胡演奏方面也是独领风骚。
5、帮奏(曲胡、板胡、二胡、三弦):杨庆均、杨庆先、杨庆泽、王德培、杨庆德、史培有、杨秀福、杨庆超、杨庆瑞、杨全堂、杨守先、杨瑞芬等等。
6、打击乐器合奏(指鼓、锣、钗、钹):杨庆先、杨庆泽、杨庆华、杨守国、杨庆修、杨庆德、杨建国、杨守英、杨守明、杨守俊、杨秀敏、杨宗勤、杨建歧、杨国芬、杨瑞芬、王德敏等等。
7、吹奏乐(笛、喇叭):史培有、杨庆龙、杨庆德、杨守荣、杨守明、杨守先、王长富等。
8、生角演员:杨庆录、杨全贵、杨庆华、赵文敬、赵文龙、王光华、吴建国、杨庆敏、杨守瑞、杨守华等。
9、旦角演员
旦角(男):杨全福、杨守英、史隆昌、夏云仙。
旦角(女):杨守香、杨守芬、杨世华、杨春娥、杨建英、杨建华、杨合勤、杨小改、梁秋风、常俊华、多老英等。
10、花脸演员:杨庆录、杨守华、杨庆先、赵文龙。
11、丑角演员:杨庆修、杨庆基、杨全堂、杨全瑞、杨庆耀。
12、龙套演员:杨守先、杨守瑞、杨文学、杨国芬、杨瑞芬等等。
二  演出剧目(48本)
《审冤案》《观花灯》《老夫人余卓》《潘金莲成亲》《辕门斩子》《二进宫》《安安送米》《马崩封宫》《张自敬扫雪》《九件衣》《铡何泽敏》《铡西宫》《铡郭瘁萍》《苏三起解》《刘四姐下山》《斩银龙》《铡同三风》《铡叶里红》《铡美案》《劈山救母》《丝绒记》《金镯玉还记》《蜜蜂记》《刘大人私访》《白玉镯》《小八义》《武家坡》《武松怒杀西门庆》《武大郎》《郑满捉土匪》《穆桂英挂帅》《断桥》《祝英台与梁山伯》《丁郎找父》《周奇送女》《月娟盗铡刀》《杀子报仇》《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红色娘子军》《龙江颂》《送货下乡》《朝阳沟》《大地主刘文彩》《白毛女》《红嫂》《赵恒信》。
第四节 崇尚教育
一、综述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传播知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生之计,在于求知。总结国家自清朝起的教育史,大致可分为清朝、中华民国、新中国三大时期,新中国时期又分为1949-1965年、1966-1976年、1977年至今三个时段。
    新中国以前,贫苦百姓能上学的,了了无己,能供其孩子识几个字的家庭也不知要付出何等的艰辛,然而,清末杨氏教育算得上辉煌时期,杨永正、杨全德、杨全义、杨全定、杨全杰、杨全盛、杨全朝七人读过高小,都能代人写文书、且书法功底颇深,现代人还无法与之比拟。杨全德是杨氏中书法水平最高之人,有生之年为本村书写过不少文书,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的书法真品。杨全盛,是继杨全德之后本村公认的又一文化人,也是对解板沟杨氏后辈们文化影响最大的人,是家长教育孩子学习和写字和榜样,在有生之年义务包写了全村的对联和文书工作,旧社会还做过师爷,新社会当过大、小队会计。杨全杰当过私熟老师,曾在本村传播知识,使不少晚辈从中受益。杨全义小楷字写得有些功底,青年时自己学会了土中医,义务包揽了全村“医疗”工作,为人们做了不少善事。杨全定读书的功夫颇深,能背诵“善书”(即现在所指的迷信书),可悲走火入魔,最终选择了跳河“超渡”,时年只有39岁,给家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灵创伤和生活上的苦楚艰难。由此可见,正确地使用所学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伪科学,粘不得。
    民国时期,教育条件相对好一些,杨氏中能上学孩子相对多一些,比较典型的有杨全福、杨全华、杨庆泽、杨守英、杨庆坤、杨桂华(杨章条),他们最后都读到小学毕业。还有不少孩子虽未小学毕业,但都读了几年书。尽管在适龄孩子中,读书人所占比例还很低,但与此前相比,还是有所进步,有所发展。
    1949-1965年是国家最需要人才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凡是读了初中、高中、中专、大专以上的孩子,国家都安排工作。杨全秀,当时很穷,硬是靠做瓦盆生意和借债供其孩子上学读书,结果长子杨庆敏上了大学,成了全梅铺当时的唯一的大秀才。杨庆三,自幼丧父,随母在外乡长大,解放以后携妻儿才回本村,其贫穷可想而知,然而,硬是把其长子杨守选,供到郧阳高中毕业,以后被招为国家正式干部,成了郧阳地区物资系统屈指可数的几位商界名家。正是杨庆敏、杨守选二位跳出了“农门”,才改写了本村杨氏没有“工作队”的历史。
1966-1977年受“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的影响,国家教育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形成了“知识越多越反动,崇尚白卷先生”的扭曲教育制度,国家的高考制度被取消,上中专、大学的途径靠推荐,这一时期内只有杨守芬、杨瑞香分别上了郧县师范和郧阳地区卫校,毕业后当了老师和医生。
    在此期间,国家建设事业非常需要人才,所以在1970-1974这几年当中,凡是有初中毕业资格的孩子,基本都安排了工作。本村杨庆超、杨庆选白桑初中毕业后相继被安排到郧县供销系统工作。
    1977年是粉碎“四人帮”以后教育制度“拔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的第一年,从此,国家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日新月异。正是在这个时期,我杨氏才与时俱进,走向辉煌。
    1977年史培有考入郧阳地区财贸学校;1978年杨秀福考入郧阳地区财贸学校。1979年杨守敏考入西安部兵指挥学校,中断七年以后,杨守俊考入郧阳医学院(本科),杨守明考入湖北公安警察学校,杨文学考入竹山师范学校,杨进茹考入郧阳地区农业学校,杨新学考入了郧县师范学校。他们修完学业后各自走上了工作岗位。
    杨宗华梅铺高中毕业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退役后,在劳动系统工作。杨建国,梅铺高中毕业后到了税务系统工作,以后又调到郧县商业系统工作。
当然,在这个时期内,远不值上述几例工作人员,还有许许多多在外工作的人员,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1995年以后,是我杨氏求知学习最辉煌时期,八年时间内,有10名大学生(包括在读大专以上的在校生),是此前46年(1949-1995)的166.7%。尤其可提的是10名大学生中有7名是女孩,占总数的70%;与此同时,还有高中在校生9人。这是杨氏进步的象征,是社会希望之所在。
二、集资办学
1、集资办学。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为了改变解板沟村小学的面貌,改善办学条件,1996年3到8月全村村民人平集资170元,计64886元;在外工作人员捐资7373元;外村仁人志士捐献2840元,总计75099元。村干部一班人精心管理,加上镇教委精心指导与大力支持,仅半年时间就建起了一幢两层16间计40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楼房,创下了工期、造价、质量三项之最,同一时期内,用了75099元钱,建起了别村要花15万多元、一年时间才能建起的同等房屋。同时,还实现了建设、教学两不误,受到了镇政府和镇教委的表彰和推崇。在全部投资中杨氏占62.6%,金额为47012元。这是杨氏为本村所做的又一大贡献。
三、供学状元
  2、供学“状元”。杨庆新、黄兴云夫妇均为农民,然而,却供出了杨守俊、杨进红两位大学生和杨进茹、杨守军两位中专生。杨宗勤、赵华娃夫妇条件相当艰苦,硬靠种地和利用农闲出门卖煤供其长女杨先菊读完大学,成了梅铺中学的公办教师,三子杨先珍现在郧县一中高二在读。杨春乾、吴合芝夫妇,也硬是靠种地,供三女杨巧贞读完十堰市财贸学校,当上了十堰市张湾超市的会计。父母的艰苦,换来孩子幸福,他们的血汗必会得到丰厚的回报。也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斗,才改写了本村杨姓没有女大学生的历史。
四、助学
  3、助学功臣。史明华虽非杨姓,但他却为本村小学教育事业写下了重重一笔。1986-1995年时任十堰市财政局干部期间积极争取国家 “1+1希望工程” 政策,救助本村失学儿童11名,每人每年获80元学费资助,直至读完小学。钱虽不多,意义在于给8户企盼幸福的特困户带去了生存与发展的希望,带去了党和国家的温暖。我杨氏应永世铭记。
五、人才摇篮
4、人才的摇篮。解板沟村小学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培养了老师,1972年以来,先后有杨守香、杨庆超、杨守芬、史培有、杨文学、杨改华、杨新学、杨庆瑞、杨庆新、杨芝勤等10位从此走上“农转非”岗位,成为国家正式干部,由此改变了人生道路。可以这样说,没有村办小学这块跳板,解板沟村在外工作的人数恐怕要大打折扣了,所以说称她是“人才的摇篮”一点也不为过。
六、自学成风
  5、自学成风。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鼓励方式,主要包括函授、电视、自修、在职离岗上学等,层次上分中专、大学专科、大学本科以及研究生等等。二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学校以外切无人督促的一种自我成才的方式,即,“森林外方式”(成材的树不一定都长在森林里,就是形容这种自学成才的人)我村杨氏中在外工作的人员都有爱学心的良好习惯在,大多数通过第一种学习方式,取得了第二学历,如杨文学、杨新学、杨宗华、韦杰、杨守明、杨改华、刘明莲、刘大芬原学历都是中专或高中,通过在职学习已获得了在大专或大学本科学历,实现了知识积累和更新。只有杨秀福和杨志五是通过自学成才的。杨秀福,为了不误经理工作,毅然放弃了已自修武汉大学结业的10们单科专业,与大专文凭失之交臂。可是他从来就没有放弃自学机会,他能主持并编写《梅铺杨氏谱》和《杨氏家谱郧县梅铺解板沟卷》就是例证;杨志五,初中尚未毕业,可他自学了不少种植、养植、加工方面的专业知识,增长了不少社会知识,后来到了宁夏青铜峡市铝厂当上了一名正式职工,其妻张永荣,是该市的一名公办教师,同样也改变了人生道路。
七、后来居上
6、后来居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是市场经济和社会信誉逐步形成和成熟的时期,国家教育事业与时俱进,我杨氏人才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在1995-2003的八年之中,出大学生10人,目前高中在校生9人。她们必将成为杨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
    (1949-1995大学生有杨庆敏、杨佳智、杨守俊、杨甲申、杨 丽、杨建保等6人;
1996-2003年有杨 霞、杨先菊、杨进红、杨丽萍、杨 华、杨 彦、杨晓静、史振兴、杨 明、新疆杨霞等10人;
    2003年高中在校生有杨 林、杨 智、杨先珍、杨 瀚、杨 鹏、罗 慧、杨守德、新疆杨萍、杨 轩等9人)。
    总而言之,这都是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制度好,改革开放政策好,否则,是一事无成的。
第五节 众姓“一家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对我杨氏能容纳13个她姓迁居本村居住的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在杨克勤迁入解板沟至今的数百年历史之中,先后有13个姓氏以投靠亲友的方式,迁居本村,生存与发展,在共同的相处中结成了亲缘关系,为解板沟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用这样一句话:“没杨没有村、没姻没有亲、众姓一家人、共建解板村”,来概括解板沟的形成、发展、壮大与繁荣,再也恰当不过了。为明示后人,下面以迁入时间为序,将各姓氏,迁入原因、在外工作人员、与杨氏结成的亲缘关系等基本情况略记如下:
1、“赵”姓。该姓现已成为本村的第三大姓。适迁祖是杨克勤之孙媳杨富录之妻赵氏的胞弟;迁出地是梅铺赵沟;迁入原因是投亲;在外工作人员:赵文龙,梅铺镇人大副主席(副局级)离职休养;赵文华,郧阳商场副经理,魏天华(文华之妻)县人民药械科干部,赵文彦(已故)公办教师;与杨氏的亲缘关系:杨永海之女嫁赵构娃,赵建 红之妻杨遂条,赵建宝之妻杨吉芬,杨守振之妻赵小春;自始迁祖至今已繁至第8代。
2、“胡”姓。该姓的适迁祖是杨克勤之孙媳杨富强之妻胡氏的胞弟;与“赵”姓同时迁入本村(约在150年以前),迁出地:张沟;往上河沟中子山脚下,此地现称“胡家”;解放前已陆续迁到外地,胡道安迁到曹湾,有一支迁到郧县城关,还有一支迁到山西。其它情况不详。
3、“徐”姓。该姓适迁祖是杨克勤之孙媳杨富国之妻徐氏的胞弟;迁出地滔河乡徐家湾;迁入时间,略晚于“胡”姓;自始迁祖起至今已繁衍8代人。徐振国之妻杨合芬生徐拾耀后2000年离异。
4、“王”姓。该姓现已成为本村的第二大姓,始迁祖是杨克勤之孙媳杨富贵之妻王氏的胞弟;自始迁祖至今已繁衍至“国”字辈,共8代人,世系辈谱:“良宗道德光,定国正家帮”。迁出地:梅铺后岭;在外工作人员:王三吉、王定选潜江油田职工,王光六十堰市钢套厂职工,王光选郧县绿松石矿职工,王军郧县天神公司职工,王定富铁路职工,王定宝北京空军某部排长;与杨氏的亲缘关系:王光明之妻杨合彩,王定有之妻杨焕,王光选之妻杨守娥,王德敏之妻吴存是杨永恒的外孙女,王定宝之妻郭小娥是杨全义的外孙女。
5、“张”姓。张姓始迁祖是杨怀礼之女婿张根的父亲;在本村生育两代后,于解放后返回小李家沟居住;张根夫妇及其父母均葬本村白土岭滴流嘴。其它情况不详。
6、“夏”姓。夏姓始迁祖夏青山之妻徐黄女是本村徐长山的胞姐,夏青山原是滔河河东人,年青时经常外出做竹器活,无暇顾及家庭,其妻携夏云仙(当时1岁)到大岭山油坪观投靠娘家父母生活,徐和父母在解板沟村有1间房子,因借杨永照钱粮长期未还,恐杨以房子抵款,于1937年携徐长山、徐黄女、及外孙夏云仙回到解板沟,当时夏云仙8岁,现年74岁;自始迁祖到夏宇共计4代人。在外工作人员:夏建国郧县接待办股长、郧阳宾馆餐饮部经理,杨小改郧县副食品公司职工,夏贵富郧县食品总公司职工;建国之妻杨小改是杨庆泽之四女儿。
7、“吴”姓。吴姓始迁祖吴守贵是王光俊之姑父;1940年前后由龙台村迁入;世系情况:自吴守贵至吴珍杰共计4代人。在外工作人员:吴世恩高庙乡纪委书记;吴世荣之妻夏焕,为夏云仙之长女。
8、“史”姓。史姓的始迁祖史海文,1935年因租种龙台吴守分的土地而住本村,尔后其胞哥史天才携史宗敏、史隆昌、史隆胜三子也迁入本村;迁出地:王河村史家;史天才支已繁至玄孙共计5代人,史海文支已繁至孙辈共计代3人;在外工作人员:史培有县劳动技校会计股长,史明华十堰市财政局干部,史新华华阳集团职工,史宗敏昭苏种马场指导员,史明会、史小华为企业职工,史明华之妻在十堰从事公务员工作,史隆胜之四女在郧县中药材公司工作,杨世转郧县土产公司工作;与杨氏结成的亲缘关系:史海文姑母是杨永照之妻,史培有为杨世转的上门女婿,杨文明之妻史秋华。
9、“孙”姓。孙姓始迁祖孙甲昌,是本村王大量之女王秀兰之丈夫,1940年自孙家洼携妻带长子孙发科、长女孙黑女迁入本村,在本村生孙发瑞、孙小女,孙发科后迁到滔河街居住,已繁至孙辈共4代人,孙发瑞也已繁至孙辈。在外工作人员:孙发瑞、李秋女、孙龙彦、孙江宏、孙发瑞李秋女之两个女儿以及龙彦、江宏之妻都在葛州坝水电系统工作;与本村的亲缘关系:孙小女为杨庆龙之妻,孙黑女为史隆昌之妻,史发祥之妻金留女是杨全泽的外甥妇。
10、“郭”姓。郭昌是郭沟郭须娃之子,其母亲是杨永兴之长女杨麻转,父亲故后,随母迁入本村居住,迁入时间约1944年。郭昌前妻麻二姐生郭守林,离异后改嫁李家窝儿王沟,守林随母;继配朱荣娃,带张国敏,生郭建卫、郭先瑞(女),郭昌故后朱带三子女回朱家山居住,迁出时间1976年。
11、“李”姓(李姓两支)。
(1)始迁祖李士文之妻王葱娃,是本村王大量之次女,自李家沟迁入本村;生李石头、李秋女、李新爱1男2女,李石头之子李忠宏已婚;在外工作人员:李秋女孙发瑞之妻现在葛州坝水电系统工作。
(2)始迁祖李长青之祖父,是本村王家之女婿;迁出地梅铺寨湾;李廷发生李长青,长青生李春阳,李春阳生1男1女;李廷发胞弟自本村迁到滔河街居住。
12、“恒”姓。始迁祖恒六、妻常玉荣,1999年自大西沟村迁入本村,一双儿女随迁,买史隆昌房子居住。
13、“常”姓。始迁祖刘氏杨新歧之岳母,因丈夫故后,2001年自小兆沟携独子常国强迁入本村,新建三间砖房与赵文龙相邻;常国强之姑的丈夫杨庆彦,常国强之妹常大芬之丈夫杨新歧。
14、“杨”姓。
(1)始迁祖杨长申,小竹园人,妻刘春爱本村李章英之姨外甥女,1999年携次子迁入本村,买杨新歧房子居住;长子杨大龙及妻在郧县原种场工作,生有1男,次子杨国龙2001年结婚,妻是本村杜转娃的姨外甥女。
(2)始迁祖杨本忠、妻常巧,1999年携2子自莫沟迁入本村,买史培华房子居住;本忠之胞弟杨本顺也于同年携妻常富英和1子1女两个孩子迁入本村,在上河沟新建砖房三间;兄弟二人之母亲也随之迁入本村。杨本忠之长兄在唐河县法院任庭长,嫂子、侄子女们都有正式工作。
恒六、常国强、杨长申、杨本忠、杨本顺五户,均是响应县政府的迁移式扶贫政策(将居住在自然条件极差,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的穷山辟囊的农民,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以解决他们的致富问题的一种扶贫政策)。其外在原因,无一不与亲缘有关。
第六章 解板沟杨氏族产
第一节 最后一家封建族产----油坊


……期待杨秀福 传来完整的家谱!

本文引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