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杨氏宗亲网

世界杨氏联谊会

中华杨氏大宗祠

当前位置: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 新闻中心 » 杨氏春秋 » 各地宗祠 » 慈善公益 » 人物专栏 » 无锡鸿山杨氏人物

无锡鸿山杨氏人物

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2011-07-01 22:06:10  阅读10523次

杨钧健

无锡鸿山杨氏,南宋高宗时从北方南渡迁徙至浙江临安,因始祖杨邦乂(忠襄公)葬建康(今南京)雨花台,春秋岁必两视,念去墓道远,遂筑别墅于无锡鸿山下,为中憩息之所。迄今历时八百余年,子孙繁衍三十余世,其中仁人志士繁多,尤其至近现代,更是英才迭出、群星璀灿,为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无锡鸿山杨氏有106个分支。现就始祖及分城支(明朝末年进入无锡城内)中的名人择要而简述之。

杨邦乂,鸿山杨氏南迁始祖,字唏稷(谱载系北宋杨业后代,杨六郎延昭之曾孙),宋政和进士,领沿江总制司,驻建康。金兵陷建康,不屈遇害,谥忠襄”(见宋史列传第二百六)。在惠山建有杨忠襄公祠,位惠山绣嶂街,今直街18-26号,建于清道光十一年(1831)。

杨延俊(1809-1859),字菊仙,道光廿七年(1847)丁未科进士,历任山东章丘、思县、乐安、冠县知县,皆有惠政。1859年咸丰九年己未,以病卒于任,诰授朝义大夫,旋入祀肥城名宦祠,故族中咸称名宦公。公与李鸿章甲辰会试同年,丁未会试又同号舍,李鸿章首艺甫成,得疾,名宦公以年谊为之料理汤药,促成三艺,扶持出闱,旋同捷南宫,故于同年中交谊最笃。名宦公去世后,李鸿章撰文《杨君菊仙家传》悼念。墓志铭由兵部尚书、湖广总督张之洞撰文,经筵讲官户部尚书翁同龢篆盖书丹(现存鼋头渚原杨家祠堂诵芬堂”)。在惠山建杨四褒祠(位横街37号,后院为留耕草堂)供祀之。

杨宗濂(1832-1906),字艺芳,杨延俊长子,1855年任户部员外郎,1861年为曾国藩幕僚,翌年入李鸿章幕。先后率兵与太平军、捻军作战,并总办常州、镇江二郡营田事,开垦荒田数十万顷。后以军功升道员,加布政使衔。1885年受命创办了我国近代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天津武备学堂,详采兵法,编成《学堂课程》8卷,为当时各武备学堂范本。因治校有功,1890年补授直隶通永道,参与修治华北水利。1892年授山西河东道,管理河南、山西、陕西三省盐务。因办饷有功,加一品顶戴。后又升任山西布政使、按察使。

1886年与人合办天津自来火公司,是天津最早的民族工业之一。1895年与弟宗瀚在锡创办无锡第一家近代纺织企业业勤纱厂。1899年迁任长芦盐运使。八国联军入侵天津时,他已年近七十高龄,仍亲率盐勇保卫天津而受伤。1902年以三品京堂候补,督办顺天、直隶纺织事务。190686日病逝,终年75岁。在鼋头渚建有杨艺芳祠(诵芬堂)供祀之,入《清史稿》。

杨宗瀚(1839-1907),字藕芳,杨延俊三子。1863年入李鸿章幕.帮助草拟军情、缮写奏稿,以军功升道员并赏戴花翎,二品顶戴。1885年为台湾巡抚刘铭传幕僚,负责总办台湾商务、洋务,兼办开埠事宜。在台北创立兴台公司,兴办商市;建筑码头,开办短途航运;开辟马路以利交通。后又被委任督办台湾全省水陆营务,兼办台南、台北铁路。在台期间还与人合资设立宏济药局,施诊药,并设立学堂,教授农业、蚕桑生产。18908月,应李鸿章之邀出任上海机器织布局会办,旋升总办。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创办是我国近代纺织工业之始。他到任之后,锐意整顿局务,制订规章制度和职工守则,加强管理,挖潜扩资,添置机器,培训工人,至1892年日产布达600匹,且畅销利厚。189310月因织布局毁于火,去职回无锡。

1895年,与其兄杨宗濂在无锡创办业勤纱厂(是我国内地第一家商办纱厂,也是我国民营使用环绽纺纱之首),自任总办主持厂务。晚年主要致力于企业的生产经营,阅读商品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新学科译著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1907年九月初二病逝,终年68岁。有《杨宗瀚遗稿》两册留世(原藏上海历史图书馆)。在惠山建有杨藕芳祠供祀之(位下河塘14号)。

杨寿枬(1868-1948),字味云,杨宗济之子。1891年中举,1897年入其大伯父山西按察使杨宗濂幕府,后回锡助其三伯父杨宗瀚处理业勤纱厂事务。1901年入京任内阁中书。1903年应商部考试录取任主事。1905年底以参赞身份随五大臣出洋,次年回国后译编各国政论专著60余种。后又历任农工商部主事、度支部左参议等职。

19124月起,历任盐政处总办、总统府顾问兼财政咨议、山东财政厅厅长等职。19173月任内阁财政部次长、代行总长职务。1919年当选国会参议员,任全国棉业督办,后被推为天津华新纱厂经理。1922年奉派负责无锡开埠事宜。是年冬回京任财政部次长兼盐务署署长。次年退出政坛专心经营华新实业,先后在青岛、唐山、卫辉等地办新厂,组成雄居北方的华新纺织资本集团。1927年以年老退居任华新集团董事。1948127日病逝,终年80岁。有《云在山房类稿》、《云薖漫录》等传世。

杨寿楣(1877-1960),字翰西,无锡城内旗杆下人。1902年中举,1904年随清廷驻沪电政大臣办理电政,并兼理无锡电报局。翌年保举为道员。1909年任北京陆军部一等检察官。1911年任度支部币制局委员,广州造币厂总办。辛亥革命后弃官回无锡,是年冬集资2万银两创办无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自此无锡始有电话。后以集资创建溧阳、太仓电话公司。

1913年,接办其父、叔创建的业勤纱厂,1914年任中国银行无锡分行首任行长,并创办润丰机器榨油厂。从1915年起,先后集资创办广勤纺织公司、广业垦殖公司、广勤肥皂有限公司、广勤机器厂、广勤丝厂、广丰面粉厂、广勤小学、广勤事务所等,始辟广勤路,并于太湖之滨建万顷堂,在鼋头渚创办杨氏竣实植果试验场、兴建横云山庄。1920年任无锡县商团公会会长。1931年当选为无锡县商会主席。

日寇侵占无锡后,曾任自治会长,水利委员等伪职。1951年去香港,1960年元旦去世,终年83岁。

杨令茀(1887-1978),出生于无锡大成巷老宅,是杨宗济第八个女儿。她自幼即喜爱书画,曾拜江南著名画家吴观岱为师,学习图画。青年时曾在上海就读,毕业于务本女中,接受新学的教育。旋随兄长杨寿枬居北京,得以文坛耄宿樊樊山为师,并得到了丁闇公、陈师曾、林琴南等一流人物的教诲指点,使画艺诗文日益精进,不仅画名大噪,诗誉益盛。上世纪二十年代与国画大师齐白石齐名北平。后到故宫古物陈列所当画师,得以观赏临摹历代名作。1927年应邀到沈阳故宫博物馆工作,并将自己临摹的近百幅历代帝王画像在馆中展出,后兼任东北特区美术学校校长。

日军侵占东北后,她拒绝侵略者的拉拢,辞去所有职务。1936年赴加拿大温哥华参加画展。第二年到美国,从此侨居美国40年。先后在斯坦福大学、太平洋大学、华盛顿大学教授绘画和中文。1965年退休后卜居加州卡麦尔城,开设杨令茀画院。

1972年,她曾写信给周恩来总理(此信由基辛格博士转交),表白她思归祖国的心愿,后由我驻加大使转告,同意她回国定居,但因文革原因而迟迟未能成。

197895日,杨令茀病逝于美国卡麦尔城,终年91岁。1982年,她的遗骨安葬在故乡无锡管社山下。其侄杨通谊遵照她生前遗嘱,将其珍藏的文物、书画,分别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馆和无锡市博物馆。

杨景熥,字通谊,杨寿枬之子,荣德生之婿。1927年中学毕业,即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专攻电讯工程,先后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电工科学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攻读电讯之余,他又加入后备军官训练团,兼习军事,攻研海岸炮兵,在毕业时获得海岸炮科专家奖的殊荣。·一八事变后毅然返国,投身抗日救国洪流,先在杭州笕桥防空学校任教官,并在上海交大担任特约讲师。1934年与著名实业家荣德生之女荣漱仁结婚,任茂新面粉公司协理,辅助荣氏企业。后又任上海广勤纺织公司常务董事、广新银行总经理、中国实业银行董事。解放后任上海市纺工局专职高级工程师,负责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工作,以运筹学原理制订出用电定额统一计算方法,全面推广,被纺工部采用。1980年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授予终身荣誉院士称号。他还曾5次赴美、6次赴台,兼及西欧、新加坡等地,考察和访问了哈佛、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大学以及世界银行、国际电话电报等研究机构及企业,引进和推广新的科学技术——系统动力学。1984年上海交大管理学院首先开设了系统动力学课程,作为顾问教授,他指导研究生完成了多项研究课题,在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他还把系统动力学介绍给台湾学者,分别到台湾新竹交大和高雄中山大学讲学,在不长的时间里,系统动力学在台湾也生根开花。

杨通谊的姑母杨令茀1978年在美国逝世后,杨通谊遵照其遗愿,费尽心血,用近五年的时间,将其遗留的文物、字画运回国内,捐献给国家。他还历任第六届、第七届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府城乡建设规划委员会顾问、上海博物馆文物之友会副会长、上海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企业管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工商联合会执行委员等职,还撰有《趋庭隅录》、《近代无锡杨氏传记事略类稿》、《双松翠鬣馆诗词稿》等著作。

杨世纯,杨通谊第三子,幼年在台湾长大,远离父母和兄弟,靠自己艰苦学习奋进。大学毕业后,从事科技的研究和引进,后定居香港。1974年在当时很少有人回大陆考察的情况下,毅然跨过罗湖桥,1978年即为上海引进了生产电子手表的技术设备,是上海最早的补偿贸易项目之一。1980年又创办半岛工业公司,注册在昆山市,积极引进高科技,包括集成电路生产设备,超纯水系统和膜应用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在90年代又引进了元器件高可靠测试体系,老化筛选及超高真空检漏等设备和技术,这些尖端技术一直为国家航天部门发射卫星所应用。他创设的香港半岛水处理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反渗透膜应用水处理公司之一,从事工业水处理膜分离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20余年,是一家高科技环保企业。他现任该公司董事长,兼任上海华夏文化经济促进会理事。

杨世缄,杨通谊第五子,原台湾工业局局长、经济部常务次长、政务委员,在台湾政治、经济、科技界都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和其兄世纯一样,继承父辈心愿,报效祖国,为社会的进步发展服务。在他的倡导下,无锡新区经济发展集团总公司和英属维京群岛华扬海外公司,在无锡新区合作创办了华扬科学工业园,园区将围绕引进现代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支持家乡建设。该工业园要引进60家左右的高科技企业,人均年产值达到15万至20万美元,并达到一公顷土地年产出5000万美元的效益。(2001517日《无锡日报》头版头条报导)

杨荫溥(1898-1966),字石湖,杨钟琳长子,金融学家。192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公费选送美国留学,1923年获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259月学成回国,先后担任上海光华大学商科副教授,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教授兼工商管理系主任、教务主任、代理院长,同时兼任国立劳动大学、暨南大学、上海法学院教授,讲授中国金融和经济学课程。1931年任上海浙江兴业银行南京分行经理,1934年调任总行总务处长,后又兼任总行储蓄部经理和经济研究室主任。还兼任中央大学法学院、上海交大管理学院教授及光华大学商学院院长等职。193610月被国民政府外交部委任为驻日内瓦中国国际联盟办事处经济专员。1942年任国民党中宣部党报社论委员会委员,兼任重庆大学商学院、复旦大学商学院、中央大学等校教授。194510月,历任中央信托局储蓄处经理,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和金融日报社社长等职。

解放后,任上海财经学院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一生主要从事财政方面的教育与研究工作,著有《中国金融论》、《中国交易所论》、《上海金融组织概要》等。

杨荫浏(1899-1984),杨钟琳次子,音乐史家。自幼酷爱音乐,从近邻道士颖泉学习笛、笙、二胡等民族乐器。1911年起,从名曲师吴畹卿学唱昆曲及演奏琵琶、三弦等乐器,为无锡公花园中天韵社的最后一代传人。后又随美国传教士都路易女士学英文、钢琴和作曲法。1923年进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后转入光华大学经济系。1936年起曾任北平哈佛燕京学社音乐研究员。1941年至1949年在重庆、南京任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兼国乐组主任、国立礼乐馆编纂和乐曲组主任、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教授。建国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研究员,音乐研究所教授、所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1979年起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是第三、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一生致力于民族音乐遗产的搜集整理和中国音乐史、乐律、音韵、古谱的研究。1950年,他专程回锡抢救录制民间音乐家阿炳的6首名曲,并整理编成《阿炳曲集》出版,使一曲《二泉映月》响彻寰宇。另外,他还用30多年时间和毕生心血编著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完成专著20多种,论文近百篇。

杨绛,1911年生,杨荫杭三女,国学和文学大师钱钟书之夫人,当代著名作家。青年时曾赴英、法留学,现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员、教授,著译作品甚多,代表作有《干校六记》、《洗澡》等,1986年荣获西班牙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

杨芙清,1932年生,无锡留芳声巷人,是杨氏家族的又一才女。现为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的计算软件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51年考进清华大学数学系,1952年转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1957年赴前苏联科学院计算中心和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学习程序设计和计算机软件。19599月学成回国,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任教。19629月在北大研究生院毕业,同年11月再赴前苏联学习。1964年底回国,仍在北大任教。1983年被评为北大计算机学科的第一位教授,同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1984年任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国家软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信息与工程科学学部主任、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所长,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据报载,比尔·盖茨每次到中国来首先要见的便是杨芙清。她主持研制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分别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发表论文90余篇,著作6部。

杨国桢,1938年生,杨荫浏之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光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62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攻读基本粒子理论研究生,1965年毕业后在北大参加层子模型理论工作。1967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19855月至今任所长。1983年下半年和1984年,先后为美国劳仑兹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和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访问副教授。1985年批准为光学博士生导师。1987年起,先后被聘为国家超导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高温超导项目首席专家等职。1988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现为量子电子学国际委员会委员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物理顾问委员会委员。19993月,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副主席。

他主要从事光计算、超导、激光、半导体超晶格量子阱等研究工作,在光学物理和理论物理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负责或主要参加的科研成果有4项获得国家级重大成果奖;有7项成果先后获得中科院和国家教委重大成果奖,还发表论文150余篇。

杨国新,1928年生,江苏省农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世界上第一台梳齿式水稻插秧机的发明者。这台插秧机五十年代曾随周总理访问锡兰、缅甸时作过插秧表演。杨国新是著名的环保义士,是无锡唯一获得世界地球奖的民间人士。1949年他在无锡县农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斗星屯垦绿化团,在斗山、夹山、黄玖山等十座山上开荒植树造林12000亩,后来演变成无锡市的两个大型茶林果场,森林覆盖率达96%。1977年他提出保护太湖第一方案,上书陈云同志。1984年秋,他撰写了惜耕地、治污染、重粮食是炎黄子孙生存之本一文上书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耕地急减、饭碗何依?水质污染、饮水何依?空气污染、呼吸何依?”的问题。1987年秋,他携弟杨国平在夹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民间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退休后,他不顾年老体弱,到各地进行拯救地球、珍惜家园、创建绿色生态城市的民间环保运动。20024月,他收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签发的邀请书,参加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有17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2004年,他特邀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跨越式发展国际环境论坛世界环保名人报告会

(作者系鸿山杨氏卅一世裔孙)

本文引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