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杨氏宗亲网

世界杨氏联谊会

中华杨氏大宗祠

当前位置: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 新闻中心 » 杨氏春秋 » 各地宗祠 » 慈善公益 » 人物专栏 » 现代人物 » 杨绍鹏

杨绍鹏

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2011-07-01 21:38:21  阅读2506次

杨绍鹏,1959年出生,山东省青岛人。

澳门国际公开大学MBA硕士学位,并于2004年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O班毕业。

现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30多年的职业生涯全部投入航运物流业。

杨绍鹏执掌的海丰国际航运集团名列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第8位,全球航运企业第46位,是仅次于中国三大航运巨头的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公司。

他出色的掌控能力和敏锐的头脑成就了他的航运奇迹:从做码头搬运工到民营航企业老大,直至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个人简介
杨绍鹏 - 2007胡润百富榜: 116
杨绍鹏
2007
财富(亿): 60

2006 财富(亿): 24

年龄: 48

出生地: 山东

公司: 海丰航运

总部: 山东

主要领域: 物流,船舶代理

2006年排名: 130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读书不多的码头工人能像杨绍鹏一样,把自己的履历成功改写为民营航企老大,直至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出色的掌控能力和敏锐的头脑成就了他的航运奇迹:

2006年,杨绍鹏执掌的海丰国际航运集团名列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第8位,全球航运企业第46位,是仅次于中国三大航运巨头的中国最大的民营航运公司。

草根出生

1978年的青岛港8号码头,是个遍地垃圾、满天苍蝇受难地22岁的杨绍鹏下乡返城,别无选择地来到这里。离开8号码头的恶劣环境,当个认识洋码子的码头理货员或者汽车司机,是年轻的杨绍鹏的最大理想。

  在下乡知青返城的高峰期,文化补课非常盛行。尽管有知识青年的名号,杨绍鹏却连26个英文字母也认不全。杨绍鹏经常把夜校的两个班的课都上了,疯狂地背单词。那个年代,学习的人多,但坚持到最后的却没几个。杨绍鹏一直坚持着,当时烂熟于心的世界100多个港口名,直到今天仍能脱口而出。当时没有明确目标的勤奋努力,终于使杨绍鹏的命运第一次发生了转折。

  一天,他习惯性地在码头上核对货物标签,发现山东 外贸工艺品公司同时发的两批货被船运公司装错了。杨绍鹏找到理货员,事关重大,理货员也不敢确定。直到核对了原始单据后,才紧急卸货重装。事情过后,杨绍鹏依然领着十来号人做着装卸集装箱的活计,直到外贸工艺品公司给单位送去锦旗,感谢杨绍鹏给他们挽回了十几万美元的损失,领导才忽然发现,这个小伙子不错。

  这个契机使杨绍鹏以工代干成为山东外运的一名业务员。尽管杨绍鹏把这次转折归功于幸运,但不可否认,这次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来。山东外运有上千名职工,其中还有很多出身名校的老大学生,杨绍鹏能以工人身份进入领导的视线,单靠运气是不可能的。他的勤奋和敏锐,才是突破用人体制的通行证。

  而不久之后,他就被提拔为科长,成为山东省外贸系统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科长。两年之后,29岁的杨绍鹏再次脱颖而出,被提拔为山东外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而从总经理助理高升至外经贸局副处长,杨绍鹏仅用了4年多。在论资排辈的年代,这种超常规发展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那几年中,杨绍鹏干了航运业所有环节,连续5年获得外运公司制单冠军,山东省外贸系统季军,几乎是外贸系统最勤勉的干部。杨绍鹏以超越同龄人的意志和头脑,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三级跳


破壁
    1991
年,杨绍鹏只身带着一个司机创立了山东省国际货
   
杨绍鹏 运代理公司。其时杨的身份是山东省外贸总公司储运部的副处长。

   官办公司在当时也并不新鲜。1990年代初正是国际航运市场走强的时候,按照杨绍鹏的说法,当时只要懂船舶业务的,就能获得大发展。不过,他想到的模式可谓是颇具用心。大的航运公司跑中日航线,从锦州出海后会绕着关东关西兜一个大圈子,经停沿途港口,船期漫长。杨绍鹏就买来小船,开辟点对点的航线。高频率短周期的打法,为他带来了不少高级货物的生意,比如冷藏货、鲜鱼、蔬菜水果等。通常,这样的特种货物比普通干货的利润至少高出一倍以上。

  有些客户平时可能连舱位都订不到,保鲜度什么的更是没法奢求。大公司可能顾不上的这些细节,我们却可以量身打造。杨绍鹏说。没想到,这一点小小的差异化策略就为新生的公司赢得了不菲的回报。

   199610月,海丰集团成立。次年,海丰已经成为地区性的综合性航运公司,货代、报关、仓库、集装箱拖车、船舶代理等一条龙服务已初具规模。

     不过,此时的杨绍鹏开始为企业的体制所困。没有用人权,没有投资权,最要命的是没有人承担责任。所有人的眼里只看到的是房子、车子等福利分配,公司的发展却无人关心。

   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杨绍鹏把海丰带到了改制的风口浪尖。他卖掉了海丰当时拥有的12条船,把所有的净资产全部还给了国家。20019月,海丰整体改制为管理层和员工持股的民营企业,目前管理层持股70%左右。

   除去了体制的羁绊,杨绍鹏开始了以青岛为中心的全面出击。过去我们什么都没有,上哪儿去都是抢人家的,所以人家当然都来对付我们。谈及海丰的扩张,杨绍鹏笑言,海丰航运每个新增的布点背后都有故事,我们去上海,港务局就不让我们进,说海丰算什么公司?我们后来挂靠了别的公司才进入;在大连,港务局局长明确讲海丰不能进来;厦门,8家公司联合起来对付我们,要把海丰打出去。

   杨绍鹏直接找到大连的港务局局长进行游说,直截了当地表明来意:海丰来大连是促进市场而非扰乱市场的,大连多来一个航运公司能有什么坏处呢?无非是多带来一些竞争,多带来一些服务,多带来一些新生的力量。为了进一步打消对方的疑虑,杨绍鹏提出愿意接受当地所有的行业规则。怕欠费,海丰可以事先把约定金打过来。怕破坏市场,可以提前签好协议。海丰干得好就在这里继续发展,干不好就走人。善于言辞的杨绍鹏最终以一席话打动了大连港务局局长。

   现在我们去大连,他都会亲自来接待我们。对于今天海丰在几个港口城市赢得的声誉,杨绍鹏颇为得意。

本文引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