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公《杨氏族谱》序)
欲树之长,必须固其根,欲流之远,必须○其源。人均有木本水源之思,故谱牒之续修,实不容缓矣。
杨氏始祖,自明初迁居寿邑,历经明、清、民国,迄今已有六百三十余年矣。而族谱之起叙,是据湘潭公讳澄生少时所记原稿,是时正当康熙前期,记内理心诸辈,已难详稽。然澄生系庄祖之元孙,相去未远,且记时居仁祖尚在,系庄祖少孙,想无不参考,则记京与习当是木主题名不即祖父口授,故传之。以知庄祖所自出云。
今考雍正十一年癸丑本序中希能生五子,下尚有九人名氏,而戊寅本无之,其他皆以讳从道为始祖,二世以下,乾隆戊寅本第一页从道生五子,五希之下未镌,“后皆无考,世次未详”八字,而道光庚子、同治、甲戌、民国、庚申、公元一九八一,皆著“五希之下均有后,皆无考,世次未详。”
又考初刻序中,从道之上名字无传,则叙谱断自从道始无疑矣。始祖之子五人,五人之后皆处无。原谱云:“又传一世生凤”,即在此句深下功夫,考察出处,为湘潭公在康熙初期所记底稿有此六字,故每次序中均有之。
自五刻之续修,距今一十五年,人丁增添,数字不大,然今春始祖迁墓,清明祭扫,本族之人到达者一百余人,目○始祖新迁之墓,严肃可观,追宗思祖,孝悌之心油然而生,倡议叙谱,均感幸事。又近数十年来政通人和,物阜民丰,生活饶裕,建设壮丽,社会之进展,未可限量,即会同族人协力续修,于本年九月开始,十一月中旬竣工。历经近三月,其中人丁之增添,外地之迁入,革命之职衔,高干之职别,无子叙女,乏嗣继承,各于名下注焉。全依前人之谱例叙成新编,详加核兑,全然正确,阖族长幼诸辈,均感幸事。
古语云:木有本,水有源,积善必有余庆今于谱中全然见之。老泉曰:观于谱而孝悌之心油然生矣。瓜瓞绵绵,枝条虽远,盛叶从生,仍一本也。宗派涣发,分流外地,悉同源也。俱实述之,爰以为序。
公元一九九五年岁次乙亥十一月十五日。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