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在归善一带开基的是(生于1585年)一世祖法遵公.由楽邑迁居归善前居于百祖江(以上老地名我也搞不清是指那里),迁居归善后开始居于白芒花新陂仔.法遵公生有五子,二世五子开始散居周边各地.到第四世祖子英公(生于1674年)时分出到老楼下城内各地散居.到六世祖七世租学潜公和安邦公两叔侄在良井霞角一带分别建立七家和六众共十三家分支.因为十三家的人居住集中血缘较亲.人口在杨氏旁支中也是最多.基本上讲良井杨氏就是指十三家.而在十三家中六众比七家家势稍强,传说因安邦公是遗腹子,在当年田产和风水墓地得到叔父学潜公的照顾.像文先公.果庵先生.杨温将军都出自六众.十三家因为当年财雄势大在霞角周边一带建有十多座大小不一,各具风格的客家围屋.头尾相连一字排开.现存也还基本完整.各家围屋内供各房祖先牌位.因为抗战时期十三家内参加国军从戎和阵亡的男丁众多,留在家中的大多是老弱妇孺,(听我阿婆讲当时族中有老人过世都要雇佣附近的王氏家族的族人帮忙料理,可见当时在家男丁的稀少)大面积的田产就由当时在家理事的各房长交由附近的外姓人耕种收取地租.解放后因为当年十三家的族人大多参加的是国军体系所以很多退伍返乡的军官都受到劳教监禁,冤死狱中的比比皆是.很多大一点的家庭都被打成军阀地主.(其实当年很多退伍返乡的军官已经一无所有穷困潦倒)在五.六十年代很多少壮的退伍军人为了避免受迫而死纷纷选择了偷渡到香港寻找生路.在香港也成立杨氏宗亲会接待赴港族人,这个时期的逃亡潮造成了很多家庭的妻离子散.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香港的杨氏宗亲会发动宗亲大量捐款在家乡修路建桥,电影院,政府大楼,重建小学中学.当年的公共设施基本上是十三家这批逃亡到港的人士捐建的.纵观整个杨氏十三家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高潮期:1在建立早期因为当时各房都是经商,财雄势大又有旁支各远房支持,才可在上洋围一带买田买地大兴土木站稳脚跟;2后来到抗战时期因为涌现大批军界和政界强人,衣锦返乡大有人在亦显赫一时;3改革开放后成为良井政府建设资金重要来源,所做公益也惠及附近各族,直自今日在当地一带颇为强势.以上是本人作为杨氏后人,近日翻看族谱,结合家中老人小时口诉的家族旧事班门弄斧的一篇有关良井杨氏十三家的简介.还有很多沉年旧事模糊不清不敢写上,惠州惠阳一带散居有大量的杨氏后人鸿儒大家的大有人在,知道有关上洋围杨氏家族旧事希望大家也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