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杨氏宗亲网

世界杨氏联谊会

中华杨氏大宗祠

当前位置: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 新闻中心 » 楊氏春秋 » 中华国学 » 民间术数 » 堪舆学 » 中国建筑风水是完美体现人居生态环境

中国建筑风水是完美体现人居生态环境

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2011-06-21 09:33:34  阅读5242次

中国风水学是一门集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建筑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于一体的古老学科。概括地说,风水学就是人对环境的优选学,我国古代建筑的灵魂就是风水学。

中国风水,有话说风生水起,风水学讲究的是人居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讲究的是人与自然的全息和谐关系。从人居住宅生态环境的角度说,风水学讲究选址要“藏风得水”,实际上就是慎重考虑建筑外部自然环境的选择,而后又发展为人为创造理想的人居住宅生态小环境。指的是地势山川水陆气流等自然现象与人的吉凶关系。

中国风水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渊流。风水,亦有称之为相地术,地理或堪舆学,是历经数千年不断演变而成。许慎注《说文解字》:“堪为天道,舆为地道”。仰视天象,俯察地理,实则“地理”为以地为对象的“相地”术。就其特殊意义的一面来看,主要指人们从实际的生存需要出发,结合传统文化,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安排与处理的原则与方法,是有效进行协调人与大自然,人天得以和谐的一门学问。

一、风生水起说渊源,什么是风水,风水起源和沿革

实际上我国的风水起源产生很早,椐现有资料推测,相地术,地理或堪舆学大约起源于原始聚落的营建。到了殷周时期,已开始有了文字记载相地活动。周灭商后,为了镇抚东方,开始营建东周洛邑。在营建洛邑之前,亦仅复勘察卜问而后定。《尚书·周书·昭浩》详细记载了此次定都的具体过程。可以说殷周是风水的孕育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政治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思想空前活跃,儒、法、道、墨、阴阳、八卦、五行等各种学说和主张争奇斗艳,互相争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战国七雄争霸,封建割据,竞相筑城。这个时期出现的《周礼》、《管子》、《考工记》等著作,总结了城市建设经验及选址理论。这些成果为风水术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秦汉是风水术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内,大规模的宫室营建为风水术的形成造成了物质前提,董仲舒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孟喜、京房等人的易理论为风水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特别是东汉时期的神学影响下,在建筑中各种禁异与迷信盛行。如“起宅盖房必择日”,“太岁头上能动土”已成为阳宅建筑中的规则。此时,阴宅风水理论也渐渐形成,“死人归阴,生人归阳”的认识,葬人不仅要选风水宝地,而且要选良辰吉日的观念,已普遍存在,成为风水术的内容。据司马迁的《史记·日者传》中所述那时的堪舆家(就是后世的风水先生)几乎都是专职的。这个时期有关风水的专著有《堪舆金匮》、《宫宅地形》、《周公卜宅经》、《图宅术》、《葬历》等。秦汉时期,风水术已经完成了从实践到理论的形成过程,因而也可以称为风水学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风水学迅速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政治黑暗,战乱频繁,人们普遍感到难于把握自已的命运,于是风水观念趁虚而入,三国时魏国著名方士管辂,以占筮、相术、相蓦著称于世。又如晋代陶渊明的祖父陶侃,曾相信墓人的话,葬已故父亲于卧牛地。这一时期,南北文化和外来文化处于大融汇状态,玄学的兴盛和山水美学的发展,把风水理论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风水著作,如魏管的《管代地理指蒙》,南北朝王征的《黄帝宅经》等。

风水之学宋代以后,传入并活跃于以浙江江南、广东岭南等地域。由于岭南地区地势复杂,山川曲折,气候湿热,人易得病,岭南古越巫文化盛行,加上商品经济活跃,机遇多,风险也大,种种主客观因素,使得风水堪舆之学在岭南大行其道,岭南建筑尤重于此。当然,在当时特殊的封建迷信色彩笼罩下,有着其封建迷信色彩的成份,但是也有其适应自然环境的一面,与思想观念、审美意识也有密切的关系。

为此可以说风水术的产生是由于远古先民出于对于所居处环境的勘察与选择,也是自己追求生态平衡,人天和谐的最完美的精神境界。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诗经》就有先民择地的记载。《大雅·公刘》篇述公刘率领周朝先民迁居幽地时,不仅察其山水,亦测其日影,相其阴阳,观其日出日落,以确定居处,随着经验的积累,古人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认识到水火山泽、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自然方位、四时变化等对人的生活生存的影响,至于汉末,已经初步形成了风水术的原形。唐宁之际,形成了两大风水理论流派,即江西的形势派和福建的理气派 ( 限于篇幅,本文不作介绍有关福建的理气派风水,将另文专述 )。

二、中国风水理论和中国的风水术

中国风水理论形大可以分成二大派别:一是“江西的形势派”,二是“福建的理气派”:

(一)江西的形势派亦称“峦头”、“形法”及“山水”或称为“江西派”。江西派的祖师爷杨筠松,自古以来成为民间神秘的传奇人物。以杨筠松为代表的“江西派”重视山川形势的地理空间,提出了:   “龙、砂、穴、水、案”的风水基础理论:

“龙”指山脉→可以是山龙,或是水龙(以水取代山)。

“砂”为龙身架构主体以外的一些山头(丘陵平地)。“砂在风水上要能照穴”,所以“砂”是否照“穴”影响建筑物的吉凶。

“穴”是感觉天地间有一股不可遏止的生气,潜藏在大自然间,这股生气凝而为点,如静息的火山口般,是生命活力的泉源。江西派的风水家,所致力的就是要找到生气蓬勃的龙脉,然后在层层的保护之下,找到如“胎子”般的龙穴。客家建筑称龙穴为“化胎”,胎如母体的子宫,是生命的源头。

“明堂”指盆地,希望是一个广阔的盆地,而且要有很狭窄的水口。水则不一定是河流,而许多时候是指雨水来的时候水流。

“案”指的是案山,自胎穴的所在地前望远处,必须有山岭屏障,使水流出之时曲折而行,以达藏风聚气的理想风水。案是气的屏障,在近处不可以太高。

(二)福建的理气派亦称“福建派”,或称“方位”、“向法”。“理气派”理论发源于《周易》以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为基础,结合了“河图”、“洛书”、“九星”、“合数”等以判断建筑物的优劣。《易经系辞传》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是先天八卦的排列。所谓“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立。”相传伏羲氏时黄河出龙马,背上有图,名之为“河图”。大禹治水时,有神龟自洛水出,背上有图,名之为“洛书”。“向法”一直是通俗风水术中的主流易经及卜筮星相关系十分密切。到宋代以后,朱熹在闽讲学,受理学家的影响才套上“理气”哲学味浓厚的名称,且理气派也逐渐与“形法”(江西派)脱离关系,成为目前中国风水学上的另一主要门派。

中国的风水术大致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阴宅风水。阴宅就是葬地。阴宅风水是关于埋葬死者的学问。风水师认为: 只要把死者葬的吉地,就可以使死者安逸。 世间早日轮回,来世荣禄,而生者也可以得到荫佑。中国许多陵墓都是风水观念的产物,从秦始皇的驱山、汉武帝的长陵,到唐太宗的昭陵,以及明十三陵和东陵、西陵、都已成为风水教科书。至于阴宅是否能前佑生者,汉代王充在《论衡》中已经作了绍语。

风水术的另一部分是阳宅术。 阳宅是人们的生活场所, 阳宅术是关于生者与环境的学问。大至城镇,小至村落、民房,乃至室内摆设,都是阳宅术要讨论的内容。中国的大多数建筑都是阳宅观念的产物。 风水术的知识是丰富多彩的,大多与环境有关, 如气、龙脉、形势、山水、 水口 、明堂、朝第、穴地等,都是环境术语。风水师使用伯罗盘是用于测量环境的工具。 风水术的任务是试图认识人们居住的大环境、小环境、山川、气候、空气、生物、地基、地质、方向、道路等一切环境因素,指导人优选择环境、利用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改造环境。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造成天人和谐的生态环境。《国语·越语》说得好:"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

三、江西形势派杨筠松的风水

据考证“风水”二字最早是源于晋代郭璞著《葬经》中:“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止,藏风次之”一文。古代圣人作易,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而唐代杨筠松在《撼能经》中云:堪舆之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风”就是自然界中现象,空气的流动形成风,“水”就是指大自然中的山谷溪涧、河流、湖泊、海洋。“风水”简单地讲,亦即能够藏风,能够聚气,才是有利于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 唐代杨筠松则被奉为江西的形势派始祖,得授命为唐代国师钦天监博士。

江西派的风水师皆奉托名为杨筠松的风水理论为至宝。主要论说有《疑龙经》、《撼龙经》、《青囊奥语》……等,《永乐大典》记载:"世传黄巢之乱,杨筠松窃秘府之书,避地江南,传其术者如万伯韶、范越风辈足也。"关于杨筠松的生平,《江西通志》引《南安府志》有过简略的介绍:

杨筠松。姓杨,名益、字叔茂、窦州人。僖宗朝掌灵台地理,唐代事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国师钦天监博士。由于唐末之乱,杨筠松弃官为民,逃离深宫,回归民间,来到江西的赣南。先至宁都怀德乡,后定居兴国县三僚村,收徒授艺,以至三僚成为中国风水第一村。唐朝亡后,他断发隐居,死于于都,葬于药口(亦名乐口)。由于杨筠松扶贫济困,以他的风水术帮助贫困百姓匡扶正义,打击邪恶,民间有口皆碑,尊称杨筠松为“救贫”先生。也于此杨筠松的形势派风水理论流传至今并有杨公风水之学。

杨筠松本人创作的风水著作并不很多,《宋史·艺文志》载有杨救贫《正龙子经》一卷,现似乎已失传。后世托名杨筠松所作的风水著作甚多,都不可信。因为据《江西通志》引《安志》云,江西派初起时,杨曾等人并不著文字,只是稍有口诀而已。所以,杨筠松的主要活动是传业授徒。他较为著名的徒弟是曾文、刘江东,其后这一脉连绵不绝。

实际上风水学术的形成,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标志;风水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是华夏文化发展和成熟完善的结果。更是人类追求或是寻求人居住宅生态环境进一步协调,和谐的象征。 而目前杨筠松的形势派风水理论在江西,福建,广东的大部分客家人地区及潮汕人居住区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并且也一直以来客家人地区及潮汕人居住区的一种不可分割的民俗传统。可以说杨筠松的形势派风水理论也一直以来影响着中国风水学术的发展,是中国风水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众所周知风水学是一门集天文学、地理学、环境学、建筑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于一体的学问。概括地说,风水学就是人对环境的优选学。我国古代建筑的灵魂就是风水学。风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起源于古老的占卜术,后逐渐从术数中脱胎而出,成为一支独立的学说。

知名学者褚良才先生著《易经·风水·建筑》[v]第5页载:“试问,一个居住在‘青山在屋上,流水在屋下,中有五亩田,花竹秀而野’(宋,苏轼诗)和‘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清,姚延銮诗)的‘风水宝地’上的人,他的生理、心理难道会不健康、不愉快吗?再试问,一个居住在‘污水横流’、‘臭气薰天’、‘烂草遍野’、‘阴暗潮湿’、‘冬寒夏暑’的‘风水凶地’中的人,他的生理、心理难道会健康、愉快吗?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千百年来,高明的堪舆师为赣州客家人选择住宅基地,正如褚先生的高论,避开了那些阴暗污秽、死气沉沉的“风水凶地”,选择了尽是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风水宝地”,使我们得以兴旺发达(上段作了论证)。

当代许多研究风水学的专家学者,观点已趋向一致,都认为风水学属于建筑学范畴。如王玉德先生在他的宏论中指出:“风水是研究环境和建筑艺术的学问”。褚良才先生在他的宏论中指出:“说到底,风水就是人类居住、生存、繁行、发展的生态环境”。褚先生还引用古今名人名言而加以论证。他说:“关于风水的人为主体——建筑(宅),东汉大学者刘熙在他的名著《释名》中是这样说的:‘宅,择也。宅择吉处而营之也。《黄帝内经》也说:夫宅地,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则家族衰微’。现代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也说:‘风水等中国思想精神寄托于建筑之上’”。《赣南客家画报》载《风水古建与赣南》一文载:“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风水探源》一书,著者何晓昕的导师潘谷西教授在该书的序中说:‘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风水产生于农业社会中,是人们渴望把自身和谐地统一自然之间而采取的一种自我完善手段”(1989年第一期《自然科学史研究》)。从这些古今名人名言中,足以证实风水是属建筑范畴。所以说堪舆师必须走与建筑设计师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明智的选择,前景广阔,大有作为。否则,到了全民实现火葬,统一在由政府指定的坟山安葬骨灰时,就是堪舆师失业之时。

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兼组织委员会主任, 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文化研究所教授韩增禄先生认为,认真地借鉴和利用风水学说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经天纬地的广阔视野、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崇尚和谐的理想境界、趋吉避凶的基本原则、身心之和的人文关怀等文化内涵,以及相形取胜、辨方正位、相土尝水、藏风聚气等建筑选址的基本原则,对于弘扬中国建筑文化的优良传统、营造和谐美满的健康住宅、推动中国建筑的文物保护、融合外来建筑的诸多长处、开创中国建筑风水文化研究的新局面,都是有益而无害的一大善事。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文化所副所长、研究员、广东省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一级作家雷铎先生认为风水学的精髓是“大道”。即是利用地形、天文、气象的学问,融入哲学精神,既阴阳辩证的学问,和上天讲和,和大地讲和,尽量做到“顺天”。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教授、四川省建筑师协会副会长张先进先生认为“风水”属传统的八卦理论,始于人类最初朴素的环境观,它的内核其实就是中国人古老的人居环境,包括水源、林木、阳光、地磁、山脉走向、地形、温度、湿度等多方面自然生态条件有机的结合。张教授说,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之后,“风水建筑”被蒙上迷信的色彩,所以很多人修房造屋要选时辰,杀鸡等,拂去这些迷信的灰尘之后,“风水”有其相当多的可以吸纳和研究的精髓。

同时许许多多的国外学者和科学家们对中国风水学的评论也非常高。

查理Chately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一书中说:"中国阴阳宅风水是使生者与死者之所处与宇宙气息的地气取得和合的艺术。"

孙保罗(Paulsun)在1992年《纽约太阳会议》上报告说:"风水世界观可溯源于对天文地理的仰观俯察,也包涵着深奥的精神感应。这是一种堪天舆地,与大自然和谐,协同的方法,从而使居住者及其子孙能在其聚居处拥有平实的生活。"

由于风水学有其合理的内核,所以它能够长盛不衰。在当今社会里,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的好坏,在一定的程度上关系到房地产价值和价格的高低。我们明白了风水的本质和它对人的影响的道理以后,就能自觉而科学地获取好的风水来用之。通过风水知识,合理选址建房屋,通过对住宅、房间的布置装饰取得满意理想的居住环境,达到自己的需求。使你居住在新的生活环境里,使你的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帮助你的事业成功.。

风水学虽然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很盛行,但是历代的思想家们都曾经对风水术进行过批判。早在东汉时期,大思想家王充就持激烈的态度猛烈批判了风水术中的迷信思想。明朝的著名的思想家张居正反对风水术中宣传的“葬地能作人祸福”的迷信思想。他引用了《易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话来批判了风水术中的迷信思想,说明了“人的凶吉祸福,都是本人所作所以为而招至的。”自古以来,不信风水的开明人士很多,他们在自己的论著和言论中批判风水迷信思想。

笔者认为,现代人对风水学的认识有需进一步提高理性,既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要剔除封建迷信的糟粕,运用风水学中合理的理论来为人民服务,这应当是现代人的合理要求,更加是时代的需要。

风水学在中国历史上世世代代深刻地影响着普通老百姓思想和精神寄托。是有效进行协调人与大自然,人天得以和谐的一门学科。更是诠息人居住宅生态环境深妙奥秘超时空学科。

                                         (作者系香港国际医学院教授)

本文引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