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杨氏宗亲网

世界杨氏联谊会

中华杨氏大宗祠

当前位置: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 新闻中心 » 弘农杨氏的始祖是叔向

弘农杨氏的始祖是叔向

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2011-06-25 20:14:53  阅读3084次

杨姓始祖研讨会文章

杨肸

 

     弘农杨氏的始祖是杨肸这个说法,在古文献记载中出现最早,而且是最为重要而可信度很高的书中,这部书就是春秋晚期人左丘明所著的《春秋左传》。左丘明与孔子是同时代的文化名人。孔子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左传》记载杨肸事是鲁昭公五年,即公元前公元前537年,距孔子死仅58年。杨肸也是当时的文化名人,孔子曾称赞他是古之遗直,故叔向的事在当时的文化人里会很快传播,犹如今天的名人事一样。所以《左传》上记载叔向之事,可信度是很高的。《左传》记载鲁昭公五年(晋平公二十一年)晋平公嫁女给楚灵王为夫人,平公派上卿韩起、上大夫叔向送晋国公主到楚国。《左传》在记载出使楚国的过程中,对叔向既称叔向,又称羊舌肸,也称杨肸,称杨肸的儿子为杨石。其文云:

 

      晋韩宣字如楚送女,叔向为介。……及楚,楚子朝其大夫曰:晋,吾仇敌也。苟得志焉,无恤其他。今来者,上卿、上大夫也。若吾以韩起为阍,以羊舌肸为司宫,足以辱晋,吾亦得志矣,可乎?大夫莫对。薳启强曰:可。苟其有备,何故不可?耻匹夫不可以不备,况耻国乎?……韩赋七邑,皆成县也,羊舌四族(杜预注四族,铜鞮伯华、叔向、叔鱼、叔虎兄弟),皆强家也。晋若丧韩起、杨肸,五卿、八大夫辅韩须、杨石,因其十家九县,长毂九百,其余四十县,遗守四千,奋其武怒,以报其大耻。……其蔑有不济矣。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

 

       夏六月,晋杀祁盈及杨食我。食我,祁盈之党也而助乱,故杀之,遂灭祁氏、羊舌氏。

 

从这段文字记载可证实叔向、羊舌肸、杨肸是同一个人,左丘明威使文字有变化,故对同一人用不同的名字。这是《左传》叙事的特点。韩须氏韩起的儿子,杨石是杨肸的儿子,所以他们要奋起为父报仇。可见羊舌肸即杨肸,叔向本以羊舌为氏族名号,是继承他父亲羊舌职的氏族名号来的。现在名扬肸,是以杨为氏族名号,这个名称是他自己活得的,他的儿子名扬石,杨石的这个氏族名号,是继承他父亲杨肸的杨而来的,可见,羊舌肸得到这个氏族名号后,他及他的儿子就不再使用羊舌这个氏族名号而改用自己获得的这个氏族名号。所以杨肸的杨并不是继承他父亲来的,也更不是一些人说的是继承他五世远祖伯侨来的。伯侨是姬姓,他的子孙仍是姬姓,而氏族名号是羊舌。杨肸的姓与其祖及父同是姬姓,姓氏不变的,祖孙父子相继承。杨肸的氏族名号杨则是自己获得,而且传之子孙。所以,杨肸、杨石这个系统传下来的杨氏人,他们获得氏族名号的第一个始祖是杨肸。后世关注姓氏的著名学者都采用这个意见。北宋人欧阳修在他所著的《新唐书》的《宰相世系》(一下)表里,对杨氏的来源记载了三种说法:

 

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杨侯;一云晋武公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曰铜鞮,二曰杨氏,三曰平阳。突生职,职五子:赤、肸、鲋、虎、季夙。赤字伯华,为铜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誉……羊舌四族。叔向,晋太傅,食采杨氏,其地平阳杨氏县是也。叔向生伯石,字石我,以邑为氏,号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有杨章者……

 

南宋的郑樵《通志》卷二十七《氏族略》第三以邑为氏的晋邑中有杨氏。说杨氏的来源为:

        

     杨氏,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时封为杨侯,为晋所灭,其后卫氏焉;或曰:周景王之后;一云唐叔虞之后,至武公孙子齐生伯侨,归周天子封杨侯。然《传》(即《左传襄公年年》)言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之国,为晋所灭,晋以为羊舌氏之邑,此其明也。扬雄自叙云:伯侨不知周何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曰铜鞮,二曰杨氏,三曰平阳。突生职,职生五子:赤、肸、鲋、虎、季夙。赤字伯华,为铜鞮大夫,生子容。肸字叔向,亦曰叔誉……羊舌四族。叔向生伯石,字石我,以邑为氏,号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于晋,并灭羊舌氏,叔向子孙逃于华山仙谷,遂居华阴。有杨章者……

 

郑樵基本上是抄袭欧阳修的。欧阳修、郑樵所记载的三中说法,前两说,我们在《伯侨不姓杨》一篇文章中已经说清楚了。第三中说法才是正确的,被记载于可靠的古文献字的历史事实。

北宋以后的人为杨氏人修谱所写的序文中,有不少是以羊舌肸(叔向)为杨姓始祖的。如北宋著名学问大家杨大雅、杨绘、吕夏卿他们都是这个意见,如杨绘在所作《杨氏血脉图序》里写道:

 

惟绘家所传之谱,出于华阴之杨,本晋之公族。羊舌职为晋大夫,生四子,第二子名肸,字叔向,食邑于平阳杨氏县。叔向之子食我,始以邑为氏(按是叔向首先以邑为氏,非食我)。《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书晋杀杨石我,因助祁盈党,为晋所灭。叔向子孙有逃于华阴山峪中,姓杨氏。至战国,名章者始见于世。

 

杨绘事北宋进士,宋神宗时任知制诰,即为皇帝起草文书,可见其学问及地位。

宋神宗时的杨偕,任工部侍郎(相当于工业部长),翰林院侍读学士(即陪皇帝读书),他在《杨氏新昌谱后序》里肯定杨姓始祖是杨肸:

 

       杨氏本姬姓也,周世子叔虞之后。宣王时封其子尚父为杨侯,因命氏焉,其后卫晋所灭。而武公之子伯侨生文、文生突、突生职,职位羊舌大夫。职生四子:长曰赤,字伯华;次曰肸,字叔向;次曰鲋,字叔鱼;次曰虎,字叔罴,号羊舌四族。羊舌之食邑凡三县曰铜鞮,曰杨氏,曰平阳。肸食邑于杨氏,故《春秋》左氏书曰铜鞮伯华,又曰杨肸,由是杨姓始著。叔向生伯石,字食我,为晋上卿。祁盈获罪于公室,诛及于石,故曰晋杀杨食我而灭其族。叔向之子孙曰季夙、曰道,逃居华山仙峪,遂为华阴杨氏。

 

    北宋初年的杨大雅考去进士,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为太常博士,后升任兵部郎中,知制诰即为皇帝起草文书,是当时打学问家,他在《静恭房杨氏族谱序》中指出弘农杨的始祖是杨肸:

 

杨氏本姬姓也,其一族从扌旁之扬,周之支子封于扬,号扬侯,后为晋所灭,散于四方。《左传》襄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曰:虞、 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杜预注云:八国皆晋所灭是其证焉,汉扬子云盖其苗裔也。其一族从木旁之杨,晋公族,号羊舌大夫。至肸,字叔向,食邑于平阳杨氏县。叔向之子杨食我,名石,始以邑为氏。《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书晋杀杨食我,是其证焉。食我因助祁盈党,为晋所灭,子孙逃遁华阴仙谷,战国时章始出,故凡华阴杨氏,皆祖章也。

 

杨大雅说的其一从扌旁之扬是不存在的,是他的错误。扬、杨本为同字,皆为从木旁之杨。杨大雅所看到的宋时本《左传》被晋所灭的八国中的杨国的杨字,本是从手旁的扬字,但这是被写错了的。东汉灵帝时由蔡邕书写,将儒家经典刻在石头上,以便文字统一而不会再传抄中发生错乱,也有利于长期保存,称为石经。在石经《左传》本里,被晋所灭八国中的杨国的杨字是从木旁的杨字而不是从手旁的扬字,金泽文库本及段玉裁说都作杨而不作扬。还有三国时期的杨修说,他与扬雄是一家人,称扬雄为我家子云。可见杨氏二族的说法是错误的。出土西周时期铜器铭文如《杨姞壶》的字、周宣王《四十三年逨鼎》长父侯于杨都是从木旁而不是从扌旁。上举两件铜器中的杨都是作为地名即诸侯国名用的。  

      与杨大雅同时的吕夏卿,是宋仁宗是进士,任中书舍人,级别为正四品,掌奉行皇帝命令,草拟制词,为皇帝身边的重臣。曾参与《唐书》的编写,且对谱牒学也很内行。他在《杨氏大宗谱序》里说杨氏的始祖基本上是照抄杨大雅的:

 

      按杨氏家谱,杨氏二族皆出于姬姓。其一族从手旁之扬,本周之支子封于扬,号扬侯,子孙为晋所灭,散居四方。《左传》襄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曰:虞、 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杜预注云:八国皆晋所灭是其证焉,汉扬子云盖其苗裔也。其一族字从木旁之杨,为晋大夫,号羊舌氏,至肸字叔向,食邑于平阳杨氏县。叔向之子杨食我,名石,始以邑为氏。《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书,晋杀杨食我,是其证。食我因系祁盈党,为晋所灭,子孙有逃于华阴仙谷中,至战国有名章者,始见于世。凡华阴杨氏,皆其苗裔也。

 

吕夏卿是对谱牒学友研究的人,他照抄杨大雅的说法,是他赞成杨大雅的说法。

南宋的洪适曾先后任尚书左仆射和枢密使,他在《浦城杨氏族谱源流序》中,基本采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意见:

 

     杨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封为杨侯。一云晋武公子伯侨公生文,文生突,羊舌大夫也。又云:晋之公族,食邑于羊舌,凡三县:一铜鞮,二杨氏,三平阳。突生职,职五子:赤、夕、鲋、虎、季夙。赤为铜鞮大夫,生子容。肸、鲋、虎号羊舌四族。肸食采杨氏,其地平阳杨氏县是也。肸生伯石,以邑为氏,号曰杨石,党于祁盈。盈得罪与晋,,并灭杨石氏,其子孙逃于华山仙峪,遂居焉,亦名华阴。有杨章者,生苞、朗、款。

 

南宋杨伯思将羊舌与杨氏的关系说得最为明白,他在《古修须江虹桥杨氏谱图序》中说:

 

     予族出姬姓,叔虞之后,,晋武公次子伯侨公受封于羊舌,至四世叔向公更封于杨,后遂以杨为氏。

 

元朝人杨必谦在《黄岩杨溪世谱序》里说:

 

伯侨孙突,曾孙职,皆晋羊舌大夫。职生肸,始以杨为氏。肸生石,石生道,居华阴仙峪。

 

明朝杨士奇官为奉直大夫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讲,他在《江西泰和杨氏族谱序》中指出是叔向子食我首得杨氏:

 

杨氏出姬姓,晋武公子伯侨四世孙叔向,食采于杨,生食我,以邑为氏。食我之后,散居华阴。

 

请代的大历史学家赵翼,著有《二十二史考异》,他在《江苏贝庄新修杨氏族谱序》中说:

 

贝庄杨氏自姬叔虞晋封唐悼公时,大夫叔向之子食采邑于杨,而杨姓之以肇焉。春秋战国支派尚微,汉兴,有杨喜从高祖有功,封赤泉侯。昭帝时杨敞为丞相,延及宣帝而杨恽等一门五侯,呜呼!可谓盛矣。

 

清人熊峻运《增补族谱笺释》说:

周宣王子尚父封于杨,晋灭之。晋武公子伯侨食采羊舌,后为羊舌氏,至叔向更封于杨,子孙为杨氏。

 

从上引自北宋至清代的著名文化名人,都指出杨氏得名号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太傅叔向。或说是叔向子食我,虽然不准确,但都说是叔向食采于杨,则是相一致的。此说同《左传》上的记载是相符,合于历史事实。

 

但要注意:无论羊舌还是都是叔向的氏名称而不是他的姓,他的氏名改变了而他的姓却没有变,仍然姓姬。

这里我们必须要了解我国姓氏制度的演变历史,即秦汉以前和秦汉以后的不同。南宋的谱牒学大家郑樵在《通志·氏族略》的序文中说:

 

三代以来,姓氏分为二……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虽子长(即司马迁)、知几(唐初史学家刘知几,著有《史通》)二良史犹昧于此……秦灭六国,子孙为民庶,或以国为氏(按:为氏应为为姓,下同),或以姓为氏,或以氏谓氏,姓、氏之失自此始,故楚之子孙可称楚亦可称芈;周之子孙可称周子南君亦可称姬嘉,又如姚恢改姓为妫,妫皓改姓为姚,,此姓与氏浑而为一者也。

 

明朝初年的文学家、史学家,官至学士丞旨、知制诰的宋濂,在所写的《乌山杨氏家乘序》中亦说:

 

三代以前,姓、氏析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分为贵贱,姓所以别婚姻。三代之后,氏、姓合而为一,皆用以别婚姻,而以地望名贵贱。历世逾久,方策之所载者,纷乱难明,以致受姓命氏或失之根本。

 

当代史学大家岑仲勉在《元和姓纂四校记》中写道:

 

炎刘既兴,混氏于姓,夫以是而姓、氏之别洇(淹没、湮灭)。

 

先秦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姓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有共有的,它是永不变的;氏是贵族所拥有的身份标志,氏名是随时可改变的。父子虽姓不变但氏名则可变,父子不同氏名是常事。同一个人也有前后不同氏名的,在前半生使用父亲的氏名,后来因某种原因(或因以官,或因受邑等)另立新氏族而取新氏名。取氏名的原则,《左传》隠公八年记载,春秋初年鲁国大夫众仲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因生以赐姓是姓以生出。字有两个意思:一是出生地以此得姓号;一是同母所生,以此之故姓是拥有血缘关系的人群。郑樵在《通志·氏族略序》里解释因生以赐姓说:于文,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如姬姜嬴姒妫姞妘婤姶妚嫪是也。氏之得名仲众指出四类:胙之土即诸侯所建的国家名、字号(祖父的字)、官名、食采之邑名。郑樵认为左氏之言隘,他举出三十二类,今则不然,论得姓受氏者有三十二类。郑樵将受姓与受氏混在一起,乃是说秦汉以后的姓氏;秦汉以前,受姓和受氏之因是不同的。他所举的三十二类都是受氏而不是得姓的材料。三十二类中以国、以邑为氏是最为重要的两类,被列在第一、第二的位置:一曰以国为氏;二曰以邑为氏。天子、诸侯建国,故以国为氏,虞夏商周鲁卫齐宋是也。卿大夫立邑,故以邑为氏,崔卢鲍晏臧费柳杨是也。天子、诸侯所掌控的土地称国,天子、诸侯国内的卿大夫因担任公职而被授以大小不同的邑作为俸禄,称为采邑。授采邑者就以采邑名为他的氏名。所以氏名是可变化的。

叔向早年称羊舌肸,他使用的羊舌氏名是继承他父亲羊舌职的氏名而来的。后来因官为上大夫又是晋平公的老师,有功劳而食采杨氏县,乃改作以杨为氏名,就与其父亲不同氏族名了。叔向的儿子伯石字食我,不使用祖父羊舌职的氏名羊舌而用其父亲叔向所获得的杨氏族名而称为杨石或杨食我。到秦汉时期,姓、氏不分,姓仍是姓而氏也被当作姓使用,原来的氏族名就升格都成了姓。原来的姓仍然有部分人在使用,而氏名升格成为姓,于是姓的数字也大大地增加起来,于是就有百家姓之盛况,与先秦时期只有二十多个姓的局面就大不相同了。

杨升南撰

 2011224日稿

本文引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