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尚昆祖籍黄桥杨家庄的变迁
杨家庄是黄桥镇云庄村的古称,位于黄桥圩镇西北3公里处,唐末时建村,1958年易名为云庄后退出历史舞台,村史长达1030余年。今天的云庄村辖管云庄、上径、故柘等自然村,全村300余户,人口1000余人,均为肖姓。杨家庄,顾名思义是指杨姓人氏聚居的村庄,为何被易名为云庄?为何今天已没有一户杨姓人家?要回答这些疑问,就要从它的历史渊源说起。
庐陵杨氏始祖杨辂
说黄桥杨家庄,首先要说到庐陵杨氏始祖杨辂。杨辂,字殷驾,号朴斋,晚唐时人,进士及第,籍贯陕西省华阴县。杨辂出生于官宦之家,父亲叫杨归厚,系东汉太尉、“四知先生”杨震的20世孙,官历任左拾遗、万州刺史、郑州刺史、虢州刺史等职。杨归厚与诗人白居易、刘禹锡友谊深厚,《白居易集》、《刘宾客集》均有寄赠给他的诗若干首,他的一个女儿还嫁给刘禹锡的长子刘咸允为妻。公元902年,杨行密被唐昭宗封为吴王,杨辂入仕途后,曾仕于吴杨,任虞部侍郎一职,几年后,又改任吉州刺史。因爱庐陵山水之美,杨辂与诸子居家庐陵,为庐陵杨氏始祖。后因裔孙支派繁衍,江西、广东、福建、湖南、湖北、四川等省的多数杨氏均尊杨辂为始祖,故有“江南杨氏始祖”之誊。
据湴塘村《忠节杨氏总谱》载:杨辂定居庐陵后,先后娶过三位妻子,生有九个儿子。先娶郑氏,生了二个儿子,长子杨锐,次子杨;继娶郭氏,生了三个儿子,三子杨锋,四子杨钊,五子杨耸;再娶郭氏,生了四个儿子,六子杨职,七子杨聪,八子杨栋,九子杨梁。杨辂世系简图如下:
杨允济
杨允素—...杨文绣(16世)
杨时清— 杨允接
杨允亨
杨延安—
(居上径) 杨时澄
长子杨锐— 杨弘嗣—
(杨家庄 (居杨家庄) 杨时江
开基祖) 杨延规(居杨家庄)—...杨邦义(9世)
杨辂 杨延宗(居湴塘江之北)—...杨万里(11世)
(1世) 次子杨——杨弘彻——
(湴塘开基祖)(居湴塘) 杨延邦(居湴塘江之南)—...杨存(8世)
三子至九子:杨锋、杨钊、杨耸、杨职、杨聪、杨栋、杨梁(以下世系略)
杨辂秉承了杨震的家风,为官清正廉明,不贪赃,不受贿,可谓两袖清风。他十分敬业,为政心存仁爱,晚年竟然在庐陵府衙里去世,史料中有“惠政,民敬之”的记载。杨辂去世后,葬于吉水县黄桥镇鹧鸪山内的金钗岭。明初时,“江南才子”解缙曾到杨辂墓前拜谒,并在供奉的杨辂画像旁题诗赞道:“巍巍黄堂,发迹名邦,五花下车,奕叶流芳。肇基吉州,六邑发祥。派衍东西,永世充昌”。
杨家庄、湴塘村开基祖
杨锐,杨辂长子,字云峦,自号“山庄居士”,一生以教书为生,隐居不仕。杨锐原居住在庐陵城中,为择新居沿赣江而下,与父亲辗转来到吉水县六十三都鹧鸪山东南3公里处,该地段南面为农田,一条小溪蜿蜒流过,北、东、西三面群山环绕,山上森林茂密,实在是风景优雅之地,于是在此开基立业,因自己是杨家长子,所以取名为“杨家庄”。
杨,杨辂次子,字云嶙,曾任海昏县令(今永修县)。杨为择新居,某日与兄弟们一道乘马来到南溪畔,马陷于淤泥之中,进退两难。杨等人见此地前有笔架山,后有后龙岭,中有南溪水,眼前七、八口池塘,乃风水宝地,于是择此定居,村名命名为“湴塘”,意思是淤泥较多的池塘。850年前,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描绘家乡湴塘初夏傍晚的优美景色时,作诗曰:“插秧已盖田面,疏苗犹逗水光。白鸥飞处极浦,黄犊归时夕阳。”
杨辂九子中,除长子杨锐、次子杨定居庐陵外,其余七子均徙居外地,如五子杨耸(881—963),字云岫,进士及第,官至都御史,朝议大夫,潮阳太守,徙居广东梅州后,成为梅州杨氏始祖,其墓茔今天仍然存在,并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代诗宗杨万里系杨的十世孙,他在尽瘁国事、作诗为文之际,也留心杨氏族谱之修编。1199年6月,他撰写的《重修杨氏族谱序》中说:“辂之二子锐、,居庐陵城中。其居杨家庄,自锐徙也,今延安、延规之子孙,其后也;居湴塘者,自徙也,今延宗、延邦之子孙,其后也。”早在1123年7月,中奉大夫杨存曾牵头修编族谱,他撰写的《杨氏族谱序》中说:“长延安,为上径高祖;次延规,为庄中高祖。生宏彻,彻生二子,长延宗,为湴塘高祖;次延邦,为江南高祖,谓之江南,即吾里小江(今湴塘村南溪水)之南,是为本族高祖。”由此可见,杨家庄的开基祖是杨锐,他的长孙杨延安从杨家庄迁徙到上径,次孙杨延规仍居住在杨家庄;湴塘的开基祖是杨,他的两位孙子分别居住在南溪水之南北,杨家庄、湴塘的建村时间均是唐末时期。
杨家庄的历史名人
泰和杨氏始祖杨允素
根据湴塘村《忠节杨氏总谱》中的《杨辂世系图》可以看出:杨辂的六世孙杨允素从上径迁徙到泰和,为泰和杨氏始祖。另据民国时期修编的《泰和杨氏族谱》载:“允素,克明次子,字富,随父客居南昌府新建县云龙乡,高宗时为岳州府(今湖北孝感市)守备,后由吉水上径徙泰和东门外清溪,为泰和支派始祖,卒葬泰和县四十六都许石人庵前金盆形。”
自杨允素徙居泰和后,泰和杨氏也十分重视族谱的修编。元朝时期,泰和杨氏不仅修编了族谱,还将族谱内容刻石于县城西面的延真观,遗憾的是,因元末农民战争此起彼伏,延真观被兵乱所毁,刻石也被破坏,纸版族谱被遗失,为此泰和杨氏痛惜不已。1408年5月,杨士奇收到由家乡族长牵头重编的《泰和杨氏族谱》后,欣然为族谱作序,他在《泰和杨氏族谱序》中说:“庐陵府君(杨辂)二子,锐徙吉水杨家庄,徙吉水湴塘。锐之孙延安,又徙上径,延安孙允素始徙泰和,则泰和杨氏始祖也。泰和杨氏族,故有谱刻石轩县西延真观,元季观毁于兵,石坏,刻本亡逸,士奇求之廿余年不得”,重新修编族谱后,“即谱而观世,庐陵府君迄今凡二十有三世,允素府君始迁泰和以来十有八世矣。”
“江西三瑞”之一的杨丕
杨丕,杨辂六世孙,进士及第,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擢甲科,曾任屯田员外郎、康州知州、秘书丞、太常博士等职,以处事严谨、为政清廉而闻名,宋真宗称赞他说:“杨丕之严谨,肖定基之政事,彭齐之文章,可为‘江西三瑞’”。杨万里在《重修杨氏族谱序》中也说:“自国朝(宋)以来,至于今,第进士者十有三人,杨家庄居其九:曰丕、曰纯师、曰安平、曰求、曰同、曰邦乂、曰迈、曰炎正、曰孟信。湴塘居其四:曰存、曰杞、曰辅世、曰万里。”杨丕生有一个儿子,名叫杨南美。
舍生取义的抗金名臣杨邦乂
杨邦乂(1085—1129),字希稷,谧号“忠襄”,杨辂九世孙,“庐陵四忠”之一。1115年中进士,历任骛源县尉,蕲州、庐州、建康三郡教授,溧阳县知县,建康府通判等职。
1129年金兵入侵建康,建康留守杜充贪生怕死,不待金兵临城,便弃城而逃。杨邦乂拼死抵抗,终因势单力薄,寡不敌众,力竭被俘。杨邦乂被俘后,金兵劝降时誓死不降,咬破手指在衣襟上写下了“宁做赵氏鬼,不为他邦臣”的血书,羞恼成怒的金兵下令将杨邦乂的舌头割掉,剖开胸膛,剜去心脏,残酷地杀害了他,终年44岁。
杨邦乂以身殉国的事迹被朝廷知晓后,南宋屈膝投降的朝纲为之一振,宋高宗下旨称他“死有重于泰山”,先后两次赐田三顷,官其子,以示抚恤。1132年,宋朝廷又派户部尚书叶梦德在杨邦乂遇难处举行隆重的国葬,赐建了杨忠襄公墓、“褒忠祠”和“褒忠庙”。元朝时期,宋辽金三史总裁官揭傒斯特意来到杨氏忠节总祠内参拜杨邦乂神位,并心怀感慨地写下《杨氏忠节祠记》。杨邦乂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叫杨振文,曾任朝请郎,后徙居南京为父守墓。次子叫杨郁江,徙居浙江;三子叫杨昭文,曾任武昌县令,留居吉水杨家庄;四子叫杨蔚文,徙居湖南。
词集入《四库全书》的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杨邦乂侄孙,1196年进士及第,刚入仕途时任宁远簿、吏部架阁等职,1210年改任大理司直,后任藤州、琼州知府。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说:“余族弟炎正,年五十二乃登第。”杨炎正善于填词,其词今存38首,与辛弃疾不仅友情深厚,而且词风相近,并有唱和词6首。杨炎正著有《西樵语业》词集,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另著有《直斋书录解题》著录1卷。
杨家庄裔孙对杨辂墓的守护
杨辂墓守护契约
翻开湴塘村《忠节杨氏总谱》和《泰和东西两派杨氏族谱》,两谱中均载有杨辂墓守护契约多份,时间最早的一份是1035年清明之日立下的《始祖杨辂吉州公墓契约》,立约人是上径村六世孙长房杨允济、杨家庄六世孙长房杨允,契约中说:“先公虞部侍郎来守吉州,因家庐陵。侍郎卒葬吉水县之鹧鸪西涧凹下,虽地形狭小,而瓜瓞绵绵”,“伏念吾族自侍郎二子而下,一派居上径,一派居湴塘小江之南北,迄今六世矣”。”担心以后杨氏子孙众多,不顾木本水源之义,私自将去世者与始祖墓附葬或掘凿,致使“泄漏山川灵气,至有余殃,不孝之罪,莫此为大。”如果杨氏子孙不遵守契约,胆敢违犯,不但要勒令迁葬,而且要以“不孝重罪”吃官司,子孙后代不得载入杨氏族谱。
明四朝宰辅杨士奇展墓
1439年3月,75岁高龄的杨士奇上奏朝廷,要求告老返乡回泰和,明英宗不许,却允许其回乡祭祖,并下旨泰和、吉水和吉安等地的官员予以配合。杨士奇将整个祭祖过程作了详细的记录,整理成《展墓录》后呈报给明英宗。《展墓录》中说:“遂诣吉水谒始祖虞部府群墓”,拜谒杨辂墓后,在墓前立下了“二十一世孙士奇展墓”的石柱一根,该石柱今天仍屹立在杨辂墓前。文中又说:祭扫杨辂墓后,“先行十二三里,过杨家庄,庄中尚多杨氏子孙,颇贫薄,寡学术,闻余来,多来会,从行”。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那时杨家庄就有萧姓人氏,而且人数不少,但仍然以杨姓人氏居多,生活普遍较贫穷,在外做官或者有学问之人较少。
《展墓录》中又说:“又二里许,至上径,问族人子孙尚有居此者否?众云无之。又云四延之后,惟泰和一派有人,遂指示余,允素府君居室田园遗址皆存。又曰里人知泰和有后,故至今无敢侵据者。余闻之,勉然太息而已”。文中还介绍说,在祭拜杨辂墓、杨邦乂夫人墓等群墓后,连忙派人将祭祀用过的鸡肉鱼等,分送给湴塘村的思惠、绍庆、顺庆等8位支房公,并以“东行迫,不及诣湴塘”,解释了没有去湴塘拜谒先祖的原因。
杨氏族人责令盗葬者迁坟
《忠节杨氏总谱》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1438年底,有一位名叫杨尚修的人,将父母盗葬于杨辂墓的左面,不仅距离较近,而且是并排而葬。根据护墓契约,这是坚决不允许的。为此,众多杨氏族人多次责令其迁坟,而杨尚修一直撒赖不理。第二年3月,适逢杨士奇来杨家庄展墓,杨氏族人强忍怒火向他诉说:“村里长辈多次责令他迁墓,他总是置若罔闻,大概是欺负我们没有能力罢。今天幸好您来了,诚请您去看一下现场并责令其迁墓。”杨士奇口里忙说“不敢”,心下也想:“族里长辈如此忿怨不满,盗葬者却不予理会,想必该人定是语言不能教化者,自己虽然行期较紧,却也不能纵容这种不孝行为。”于是告诉随行的一名侄孙,要他写好诉状递交给白沙巡检司,通过司法途经来解决。白沙巡检司接到诉状后不敢怠慢,第二天就派人到鹧鸪山察看现场,并召唤盗葬者杨尚修和杨氏族人讯问。杨尚修俯伏在地,吓得不敢说一句话。巡宰训斥一番后,责令其当日开始迁坟。五天后,白沙巡检司派人向杨士奇汇报说:“不仅杨尚修父母的坟茔已被迁走,金洞村盗葬于鹧鸪山内的外姓坟茔也已全部迁走,但均免罪。”杨士奇写下了的《展墓录》中也提及此事。
杨家庄易名云庄之始末
杨、萧二姓源远流长的姻亲关系
杨家庄为何后来有了萧姓人氏?这要从杨、萧二姓之间源远流长的姻亲关系说起。吉水大多数萧姓人氏尊萧霁为始祖,据黄桥镇螺陂村《螺陂总世系》载:萧霁,字月卿,先祖湖南长沙人,在庐陵膏泽乡高塘落户,后迁居黄桥镇螺陂村,为萧氏始祖。当时,吴王杨行密因“武宁邑民未顺,思得勇决有谋之士以镇之。问朝臣谁可任者?侍郎杨辂奏曰:‘臣有外甥萧霁,素有胆略,堪充任使,其人现在阙下。’吴主召见,因献文字十篇,皆经国策也。吴主见其风骨伟岸,大奇之。当日释褐,授洪州武宁令兼知镇事。到任数月,*宄屏迹,治声赫然。”明嘉靖年间湴塘裔孙杨必进撰写的《原始》一文中,也述说了这样一段话,由此可知,吉水萧姓始祖萧霁是杨辂的亲外甥,与杨家庄开基祖杨锐是姑表兄弟。
北宋末期,萧霁的七世孙、常德武陵丞萧岳英的父亲曾“两娶杨氏”,第一次是娶杨家庄杨邦乂的姐姐为妻,妻子病逝后,再娶湴塘村中奉大夫杨存的孙女为妻。在杨万里生活时代,萧岳英的的儿子又娶了杨万里的姑姑为妻,为此杨万里在《跋彭道原诗》中说:“吾族与萧氏世姻也。”正因为有如此源远流长的姻亲关系,所以在明初时,杨家庄接纳了有姻亲关系的萧姓始祖肖仪復。
杨家庄肖氏开基祖——肖仪復
据民国时期修编的《肖氏族谱——云庄房》载:“仪復,十七世,克泰长子,讳梅行心一,赘云庄杨氏,因居焉。洪武癸酉以文学人材徵授,绍兴余姚簿改授安庆怀宁簿,为人宽厚,有才识,悉推素蕴达于政,吏惧其威,民怀其思,享年76岁,配杨氏享年63岁。子三:修德、伏德、谦德。”
纵览《肖氏族谱——云庄房》一书得知:杨家庄肖氏开基祖是肖仪復,原是黄桥镇庙前村人,庙前村又是螺陂村迁徙而来。肖仪復是萧霁的十七世孙,父亲叫肖克泰,弟弟叫肖明復,所生活的时代是元末明初时期。肖仪復来到杨家庄居住,是因为被该村某户人家招婿上门,尽管后来在外做官,但家室仍然安在杨家庄,子孙后代繁衍生息至今。肖仪復生有3个儿子,长子叫肖修德,次子叫肖伏德,三子叫肖谦德。今天,云庄村的肖姓族长是34世,辈份最晚的是38世,肖姓人氏在杨家庄已繁衍生息21代。
但黄桥民间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杨家庄萧姓始祖的母亲是杨家庄女子,嫁入黄桥镇庙前村夫家后,仅过了几年时间,丈夫便因病去世。杨氏母子在庙前村生活十分困难,又经常受到邻舍欺凌,她的娘家在杨家庄是大户,生活较宽裕,当时正处于元朝末期,长年战火不断,于是杨氏携带幼子回到娘家居住。因特殊的生活经历,杨家庄萧姓始祖自幼发愤苦读,母子俩勤俭持家,后来又娶了杨家庄某女子为妻。随着明王朝的建立,科举考试的恢复,杨家庄萧姓始祖及其子孙中,有的取得了功名并外出做官,但家业仍留在杨家庄,没有回黄桥庙前村居住。随着岁月的流逝,子孙的繁衍,萧姓人数一直在递增。在这种说法中,杨家庄萧姓始祖是否就是肖仪復,已无从考据。
明、清两代,杨家庄萧姓人氏繁衍明显加快,而杨姓人氏繁衍却较慢,尤其不少杨姓人认为风水已被萧姓人侵占,再居住于此地,会造成子孙后代不发达,于是纷纷举家外迁。到民国时期,杨姓人氏仅剩八、九户人家。
杨家庄易名为云庄
“云庄”,顾名思义是指云雾遮护的村庄,唐朝诗人李邕的“太山雄地理,巨壑眇云庄”,宋朝诗人苏东坡的“千亩何时躬帝藉,斜阳寂历锁云庄”等诗句就表达了这种意境。因杨家庄依山傍水临农田,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好,微风吹过,村庄不时地笼罩在云雾之中。随着杨家庄杨姓人氏的迁徙,萧姓人氏迅速繁衍,到新中国成立时,杨家庄仅有二、三户杨姓孤寡人家,1958年“大跃进”时期,鉴于“杨家庄”已名存实亡,肖姓村民便将村名易名为“云庄”,直此杨家庄退出了历史舞台。又随着简体字的推行,“萧”姓被改成“肖”姓,所以今天云庄村均是肖姓人氏了。
作者:杨巴金 吉水县环保局副局长 2009年12月为县政协拟编辑的《共和国三位主席,祖籍在吉水》一书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