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杨氏宗亲网

世界杨氏联谊会

中华杨氏大宗祠

当前位置: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 新闻中心 » 杨氏春秋 » 各地宗祠 » 慈善公益 » 人物专栏 » 四知期刊 » 历史文化 » 《杨氏.命脉回朔》序

《杨氏.命脉回朔》序

世界杨氏联谊会sjyang  2011-06-20 23:12:57  阅读2264次

 《杨氏.命脉回朔》
序一
我们中国从1978年以来的三十年,是五千年文明史上最美好的时期。我国的历史学家们把历史上的好时期称为“盛世”,其标志是此时的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文化发达、人民生活有所提高。历史学家们认为,这样的“盛世”在辛亥革命前出现过四次:第一次是西周时期周成王、周康王时期的“成康之治”;第二次是西汉时期汉文帝、汉景帝的“文景之治”;第三次是唐朝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贞观之治”;第四次是清朝初期康熙、乾隆时期的“康乾之治”。这最近三十年间的中国,以历史学家们评定“盛世”的标志来衡量,仅从农村土地承包制到全部免除农业税这一点、实现国家起源以来四千多年农民“不纳粮”且种田还能得到政府倒贴上,无疑就是一个“盛世”时期,可称为“邓胡盛世”,是为第五个“盛世”时代。
每逢“盛世”时代,都会出现文化的勃兴,我们中国这三十年也是一个文化勃兴的时代。文化勃兴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国家修史、地方修志、家族修谱,总结以往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将来的更大发展作思想上的准备。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出现了编修史、志、谱的热潮。在中国的“百家姓”里,几乎每个姓都在编修本姓的宗族、家族谱。杨姓也不落后,据我所知,杨姓已编修完成印刷出版的全国性的、地区性的、一个家族宗支性的族谱,就达十余部之多,还有正在从事编纂的也有好几家,杨年建先生编著的《杨氏·命脉回溯》就是其中的一家。杨年建先生在阅读了多家已出版的杨姓族谱后,觉得它们虽各有自己的特色,但都还存在着不足,不能令他满意,所以决定暂时放下自己公司的事务,着手编著一部满意的杨氏族谱。
编写族谱,首要弄清楚的是本族的源和流这样两个问题。所谓“源”就是“族源”,杨姓的族源就是谁是第一个以“杨”字为氏姓的人。所谓“流”就是子孙后裔的世系。
姓氏的起源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说者都归于黄帝时期,《国语·晋语》“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但在秦以前的先秦时期,姓是比较少的,据统计只有二十来个,“杨”字还没有作为“姓”使用,即是说杨姓在先秦时期还没有出现。先秦时期出现的人名“杨某”、“杨某某”等的“杨”是氏称而不是姓。先秦时期姓、氏是有区别的:姓永不变,氏却是随时可变更的。父子、兄弟、祖孙可各有不同氏名称,甚至同一个人前后可有不同的氏名称。但有血缘关系的一群人,虽然各有不同的氏名称,姓却是共同的。古人在相互打招呼时,对“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女子称姓是出于“同姓不婚”的需要。战国后期到秦汉时期,姓氏不分,先秦时期大量出现的“氏”名就都成了姓,所以姓才大量出现,方有“百家姓”的说法。
先秦时期“杨”字虽然还不是姓,但以“杨”为氏的人名却不少见,本书作者杨年建先生搜集了从商代甲骨文里的昜(即杨)伯、西周金文里的杨姞,到春秋时期晋国的杨肸、楚国的杨 尹宜、战国的杨朱等人名,认为他们都可能是秦汉以后某一支杨姓的祖源,因此主杨姓族源多源说。这无疑是合符姓氏起源的历史实际的,是正确的见解。不特如此,作者还注意到秦汉以后,他姓人改姓杨和兄弟民族中取姓杨的事实,进一步证实杨姓族源是多源的这一见解。
对于“流”即世系,在此前所修的杨氏族谱里,基本上只有弘农杨氏一支,且多着重东汉杨震以后子孙的世系。本书不但用主要篇幅考证弘农杨的世系,在杨姓族源多源的主张下,还对非弘农杨的杨姓支系如对河东杨、仇池杨的世系进行考证,整理、排列,这在杨氏族谱的编修历史上是第一次,是对杨姓族谱编修的贡献。在对弘农杨氏世系的整理上,本书也有不少新的发现,如剔除世系中的增溢、补充世系中缺代、纠正支系的错误连接等。特别是发现了山东山西村河东杨的世系谱和四川巴蜀杨的扬雄世系谱,这是前所未有的大发现,对杨氏谱牒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杨氏就以弘农杨的始祖杨肸算起,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抽样统计,杨姓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6%,约4600万,加上海外总数约有5000多万,排在全国十大姓中的第六位。历史如此的悠长,人口如此众多,支系不断繁衍,分布在全国及世界各地,而以往编修族谱也没有一个组织统一掌控,所以世系代次往往有多出或缺漏的现象,致使世系不准确。为解决修谱中的这个难题,本书作者提出用“代次年代”这一方法来验证老谱所载世系代次的准确性。作者运用生命科学原理:生命是有限的,生育是有规律的。据此可以给生育年龄用一把尺子来加以量度,提出“平均十个代次的生育年龄参考岁是为30岁,下限为24岁,上限为34岁。超除此范围代数即有问题:少于此则有误加,多于此则有遗漏。所以,以30年为一个代次。”这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法,对编修族谱是一个贡献。本书运用此方法,解决了旧族谱世系中存在的一些疑难。
本谱在结构上采用以时间为序,分四篇十八章,使读者有时间流的感觉。
杨年建自学成才,现为一公司老总。他人聪慧,爱学习,肯钻研,热爱祖国、热爱社会,对杨氏祖先的功业事迹,怀有深深的敬意。他怀着对祖宗十分恭敬的心情,以满腔的热忱,放下公司赚钱的业务,专心致志地投入杨氏族谱的编写。为搜集资料,他奔走于全国各地寻觅老谱、拜访杨姓宗亲。对新发现的老谱或复印、或抄摘,若时间来不及就请人代印代抄,务必将资料拿到手,鲁西南的河东杨谱、巴蜀杨的扬雄族谱就是这样被他发现的,这两支杨姓的谱系才第一次被公布了出来。有多次在寻访老谱的过程里,见到那些老族谱上或尘土厚积、或纸页残破,认为是对祖宗功业的不恭,竟伤心地流下眼泪。他见到宗亲族人生活上有困难,就以其所能给以一定的帮助,如浙江有位宗亲,他的父亲曾在抗日战争时期打过日本侵略者,此人现在经济困难,身体有病,常躺卧在床上,杨年建见到他的困难十分地同情,就把身上仅有的两百元钱送给了他。这位宗亲感动得流泪,并说要把这钱好好地保存起来,作为纪念。
他有《自我写照》诗四首,转录《释负》一首在这里,以观其撰写族谱的甘辛和旨趣:
释负
车行十万八千里,寻根问祖把事记。河东杨县觅先迹,华山天水寻祖居。
春秋写罢常垂泪,命脉回溯书重凝。四年书成我释负,明珠世博迎家归。
(注:“明珠”指上海电视台的明珠塔;“世博”即正在建设中的世界博览会的世博园。他上海的住所在浦东南浦大桥的南侧,右临世博园,左傍明珠塔。)
我同杨年建相识是在2005年的武夷山。那年的9月,由福建宗亲组织,在武夷山市召开了“公祭杨氏抗日英烈暨海峡两岸杨氏族谱对接”大会,在这次会上我作了“关于杨姓族源”的演讲,据我的研究,弘农杨的始祖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上大夫叔向即杨肸。当时他正着手编写自己的族谱,并告诉我他也是认为弘农杨姓始祖是杨肸。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交流,以后在他写书的过程中不断有交往、讨论,他有新的发现也随时告诉我,因此我对他写书的甘苦有较多了解和体会,书成让我写序,我乃乐意地答应了下来,于是写下上面的这些文字。
本书有不少新的发现,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见解,文字流畅生动,其文风虽有点“野”却有趣。我相信此书的出版,定会受到杨氏宗亲和有兴趣谱牒学读者的欢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研究员 杨 升 南
2008年仲春于北京西郊永乐寓所
序二
戊子春夏之交,应宗亲年建之邀,携老伴彭定国女士与长女岳平,来到了申城浦东临沂路之阳光摩天城,即年建寓所之所在,为其审读即将付梓的专著《杨氏·命脉回溯》。这是四年来第四次与年建聚首。回忆往事,感慨殊深。
早在世纪之交的九十年代,年建(下称作者)曾相继读到我夫妇俩编著的《中华姓氏通书·杨姓》、《中华姓氏通史·杨姓》、《杨姓史话》,迸发了他研究杨姓谱牒文化的激情。因为他少年时代就迷上了家藏谱牒。一日清晨,我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而又亲切的电话,他自我介绍之后激动地说:要写一部《紫气蔼南天·弘农杨氏进浙南纪实》的书,请我们帮忙。我不禁为之惊喜,问其年龄,四十开外,更是高兴莫名。因为垂垂老矣的我们,能有年富力强的杨姓宗亲前来接力,是天大的好事。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一定全力以赴!”此后就电话频传,书来信往。2004年的五一节前夕,我们被邀参加了在他家乡台州召开的“弘农杨氏进浙南学术讨论会”。宗老云集,群贤毕至,畅谈族史,心潮澎湃。我企业家巨子星定老总慷慨解囊,喜宴亲朋,热情满怀。编写杨氏家乘,就此开篇了。
殊不知四年辛苦不寻常。作者焚膏继晷,废寝忘餐,既做生意,又写文章,真是常人不敢想象。他心性颖异,不喜炒现饭,不喜嚼别人嚼过的馍,不喜人云亦云。他一头栽进了上海图书馆谱牒中心和各家新华书店,复印杨姓谱牒资料和购买相关工具书、参考书。他还远途跋涉苍茫天水、云雾巴山和碧澄的微山湖畔,考察河东杨、天水杨、巴蜀杨的来龙去脉,证实杨姓不是单一的“弘农杨”,充分肯定了“杨氏源流多元论”的观点。他又不失时机、自费参加了几大家杨姓通谱的编谱会和隋炀帝、杨万里的学术讨论会,广结杨氏名流,博采众长。特别是为了找到杨隋王朝的孑遗,作者无数次地攀登峰峦迭障、云雾缭绕的新昌彩烟、天姥,天台和雁荡诸山,寻觅炀帝裔孙,抢救家谱,畅叙宗谊。人们长期悬念的“再也不愿生在帝王家”的王子王孙,并没有被斩尽杀绝,他们逃入深山老林,揩干斑斑血迹,筚路蓝缕,改天换地,生生不息,蓬勃发展。这也可以说是杨姓人在先秦罹难隐匿华山仙峪后的又一次崛起!充分说明了杨姓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拼博精神。这些都成了作者的精神动力和写作源泉。
如今,书写好了,其特色何在?粗看似乎有点“四不像”,既不像谱牒、史书,又不像文学作品和学术专著。这是否贬抑?其实不然,细读起来,它却融会了上述四种文体的某些特点,使之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有序地展示了杨氏族史波澜壮阔的场景。何谓也?
说它像谱牒,是本书做到了溯源流、明世系、辨昭穆。所取代表世系,脉络清晰,林林总总,有条不紊。这是谱牒所具有的个性,也是谱牒的核心部位。在历代修谱的过程中,不少名儒硕彦,在这方面都瘁尽精力,花了不少功夫。然而,由于代远年湮、地域辽阔、人口繁多,加之战乱频仍、资料匮乏、信息不通、经济短缺等因素,要把世系编得很准确、很完备,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一般来说,在宋代以前的各姓谱牒的世系都有错漏和虚拟之嫌:有的代隔数十百年,有的祖孙颠倒,有的张冠李戴,有的同姓同名相混,有的攀附名臣显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尤其是后者,像我杨姓世系就都往清白传家的“四知堂”里拥挤,归宗认祖到杨震太尉名下。实在是独木难支大厦,不堪重负,有失族史本来面目。时至今日,一些较有权威性的杨姓著作和通谱,仍有此嫌疑。有的为了避嫌,索性大刀阔斧地把先秦前或两汉前的世系砍掉,干脆不认那些老祖宗。或从先秦杨章始,或从东汉杨震始。而本书作者运用人口学的“代次年代学”的科学方法,即将世系按世代加权平均数进行计算分析,并对照正史、墓志铭和谱牒进行核实,如抽丝剥茧地厘清了长期困惑人们,以致悬而未决的一些世系错乱问题,如吉州刺史杨辂世系和麟州杨家将杨业世系等等,终于实现了正本清源的目的,还谱牒族史以真实。其功伟矣!
说它像史书,是因为较全面系统的叙述了杨家的历史。其实,谱牒也是一种史书,它与正史、方志相比肩,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而谱牒所记录人们活动的事例要翔实得多,重在世系排列,可充正史、方志之未备。本书作者将全书分为四个阶段,或叫四个时期,即从先秦以前探究“姓源祖根”,到两汉魏晋“开宗立族”,到隋唐五代“治国安邦”,到宋元明清“瓜绵椒衍”。作者娓娓道来,有机有序,再次带读者进入那历史的时间和空间,去窥视历史的真相:繁衍迁徙、悲欢离合、勤耕苦读、出将入相、生死寿夭、荣辱兴衰,如戏剧那样一幕一幕地精彩纷呈,扣人心弦,铭诸肺腑。观今鉴古,是一部杨姓人鲜活的族史教科书。
说它像文学作品,是说它像散文那样结构松散而灵活自由,形散而神不散。书名与篇章节标题富有文彩,乃点睛之笔;文内以世系瓜藤表为主线,把谱序、诰封、墓志铭、人物传记、名胜古迹、地名资料、名诗佳作,以及作者实地考察的手记、照片等等,一一串缀起来,有如熠熠生辉的珍珠项链,疏落有致,高潮迭起;而其精炼出来的世系极具代表性,以点带面,延伸线长,受益面广,读来生动、形象,易接受,很亲切,俨然在与列祖列宗对话交流,神人共悦。说它不是文学作品,是指它的内容没有虚构。
说它像学术著作,更不是姑妄之言。本书可说是我杨姓族人几千年来生活实录的史籍,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它蕴藏着我杨姓人政治、经济、文化、人口、民俗等许多有益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大作用。从作者的行文来看,也成一家之言。在纠正世系错讹与虚拟方面,作者独避蹊径,以“注论”、“年考”、“学术讨论”、“重大疑题破译对话窗”等手段,把历史存在的疑案,阐述清楚,以圆其说,颇有学术气氛和争鸣色彩。对有族胞坚持认杨杼为血源始祖的说法,本书没有染上学阀的恶习,用棍子打煞,而是言之有据,以理服人,并且为今后历史资料的不断发现,留有讨论空间。因此他研究出来的世系成果,很有现实意义,能启迪族人修谱时纠正错讹,使族谱成为信史。从这点来说,它又不是一般的学术著作了。
总之,这部书融科学性、知识性、学术性、文学性于一炉,开创了一个新体例;而且挖掘了不少新材料,运用了一些新方法,从而把我杨姓族史文化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为此,我乐于为之作序,以与诸君共享。谢谢!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杨 布 生 戊子暖春于申城阳光摩天城杨寓

本文引用地址: